华为海思芯片进入全球半导体前十,为什么依然不能让手机更便宜?

为什么说紫光国微将成为“新基建”背后的芯片赢家

在本土集成电路产业,总有一些低调但却不缺乏实力的企业,紫光国微就是其中的一个。 资料显示,这家拥有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本报告期起不再合并西安紫光国芯收入)、半导体功率器件、FPGA芯片和晶体元器件等多项业务企业的业绩在过去多

日前,调查公司IC Insights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半导体公司的相关数据。

数据显示,海思半导体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为26.7亿美元,较去年一季度的17.35亿美元增加9.35亿美元,同比增长54%。

海思首次成为了半导体销售额前十的企业,创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新纪录。

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额第一到九名分别是英特尔、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美光、博通、高通、德州仪器和英伟达。

如果今年发展顺利,海思将成为第一个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

海思半导体的实力已经毋庸置疑。

而这,还是在海思的主力芯片,用在手机上的麒麟系列没有外卖,仅华为自己使用的前提下。

如果海思麒麟芯片对外出售,海思的销售额肯定会进一步提升。

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此牛逼的华为海思,为什么依然不能让手机更便宜呢?

第一,成本。

众所皆知,海思麒麟是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

芯片行业就是个无底洞,自主研发手机芯片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亿,最可怕是,即使投入上千亿,也不一定有结果。

销售额大增54%!中国芯片巨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美韩面临挑战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达3120.58亿美元,占全球32%,远远高于美洲的22%和欧洲的9%。为了

所谓的公办架构,只需要买个授权然后拉车沙子到台积电加工一下就可以生产手机芯片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相较于购买高通等的成品芯片,自住研发的芯片成本更高,尤其是前期。

高风险的巨大投入之后,华为肯定要收回成本,并取得一定的盈利。如果研发出来直接白菜价,那还有哪个企业愿意搞研发,毕竟,企业不止做慈善的。

更何况,无论华为、三星还是苹果,高端系列手机,价格也不可能特别低。

第二,相对价格。

毫无疑问,目前相对于高通的芯片,海思麒麟芯片的价格更低。

更重要的是,自主研发的芯片,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麒麟990 5G、麒麟980 5G、麒麟820 5G、麒麟810、820、980、990等,一系列的芯片从性能到价格,可以实现从低端到高端对手机的全系列覆盖。

反观国内其它手机厂商,由于高通仅有骁龙865 5G和765 5G两款芯片,想学华为也没有条件,只能望洋兴叹。

同时,海思麒麟芯片,变相拉低了手机的价格。

回想一下,2017年1300元能买到什么性能的手机,再看看现在1300元可以买到什么性能的手机,这种提升也属于做变相降价。

再回想,这两年,iPhone 新机基本都是发布不久就降价,搞促销,这其中,华为mate、P系列的因素不小,也可以看做是让友商降价了。

本文源自头条号:互联网新鲜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G芯片大战下的“新变量”

5G红利刺激下,智能终端的战争焦点正在快速向芯片端转移。2018年起,高通、海思麒麟、联发科等主流芯片厂商纷纷抢跑5G芯片,备战近在眼前的5G机海混战。 基于手机厂商5G产品的密集规划,今年5G芯片的竞争节奏更快。4月份海思麒麟连发两款定位中高端的全新5G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