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跃迁」中星微张韵东:一个芯片企业在疫情中的进击
A股因为这芯片进入生死存亡时刻了?
今日是小满节气,也是两会召开的前一天,所以A股市场震荡也是符合惯例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有人说,相比于不满或过满,小满才是最幸福的状态。的确,小得盈满也是不错。 不过,我觉得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有一个好的家庭,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爱好或者生活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秋5月19日,张韵东在等待飞机起飞的前一个小时接受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采访,这次出差是疫情后他的第二次出差,前天则是他第一次出差,恢复到以前忙碌工作状态的他,心情很好,“终于可以正常的去工作了”。
新冠疫情期间,大家的工作方式有很多明显的改变,“当面要开的会都没办法实现”,他现在也慢慢适应了线上活动、线上签约等形式。而这次出差的他也是为了公司业务需求,近期,看到疫情催生的需求,中星微集团推出了智能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能解决遮挡问题的人脸识别系统,这些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效果。
张韵东的抬头惹人关注,他是中星微集团共同创建人、中星微集团CTO,是“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星光中国芯工程”副总指挥;他早年曾在美国硅谷创业后回国,是首届中关村高端领军人物,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主持和参与制订两项国家标准,多次担任“核高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电子发展基金、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
现在中星微的产品定位瞄准了“物联网”,对于进入行业是否会设限的问题,张韵东直言,“每一个需求都是我们的需求”。作为芯片来讲,肯定是看到应用市场就会进入,进入行业后,他们也会水到渠成的做出一些决策。芯片是一个赋能的角色,因为芯片本身价格不贵,但是它对行业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
但这背后也是中星微坚持做“芯”的决心,从最开始专注于研发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芯片,到现在承担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护航国家安全、信息安全,再到提出推动信息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智能摩尔之路”,进一步深耕AI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
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张韵东向记者讲述了一家从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芯片企业,如何跃升成为今天承担中流砥柱责任的壮年的故事。
瞄准物联网
这两年,中星微看到市场机会,充分将技术融入到产品中,对此,在张韵东看来,新产品其实需要准备3年到5年的技术积累,然后到了一个关键点,把一个新产品推出去,才能形成比较好的销售业绩,这样的话对企业就是一个大的提升。每一次推出的新产品都是相当于是一次积累到质变的转变。
“应该说安防是物联网典型的应用场景,我们通过安防走进物联网,将来物联网的市场,比以前消费电器市场要大得多,它是非常广阔的市场。”张韵东说。
疫情期间,在机场、酒店、学校、银行等出入口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果用比较传统的测温方法的话,会造成人流的拥堵,而且工作效率也很难提高。张韵东说,他们以前做了很多关于人脸检测定位、红外高温等的测试应用,因为疫情期间的迫切需求,他们将多个技术融合到一起,可以做到比如一分钟进入200人,精准度也很高,公司大约四五十人在做这件事。
“这块业务的增长比较快的,现在也是属于一种供不应求的阶段。”张韵东向记者,“现在我们向客户提供样机做评估,当天客户看到了样机,就直接把样机买了,然后再马上给你付钱再下单买新的机器,现在这个情况是很普遍的。”
这次疫情也刚好把这项技术产品推到了爆发点,在张韵东看来,“未来可能会变成一种普适性的产品”。在有人流的出入口,就像摄像头一样可能就会变成一个长期性的检测产品。现在市场需求很大,也是产品刚推出阶段,价格会比较高,但将来如果量大的话会形成标配,价格就会下降,人人都可以购买。
杀入安防市场
在2008年,中星微一举杀入安防监控市场,进入了与此前完全不同的领域,这也是如何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次重要探索。
其实从2003年开始,随着手机功能不断的多样化,内部芯片也不断整合其他功能,2007年左右,多媒体协处理芯片很快被通讯基带芯片整合。在手机和PC领域浸染多年后,中星微也开始找寻其他应用方向。
“其实,主要的核心技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图像处理和多媒体处理,只不过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果你不明白的话,可能产品就失败了。” 张韵东说。
与手机和PC相比,安防监控对场景的要求非常苛刻。张韵东称,摄像头可能是安装在零下40度的低温环境,也有可能在60度的太阳暴晒之下,而且全年365天,24个小时不间断作业。同时,在极端的环境下,也要保证不能丢失录像。
近年来,中星微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联合组长单位制定并推广了两代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星光中国芯工程”推出的全球首颗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人工智能芯片——“星光智能一号”,也率先应用在基于安防监控SVAC国家标准的智能安防系统,
芯片市场“大洗牌”!华为不再孤单,新一代国产中高端芯片诞生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科技资讯 在现在的科技界中,最为主要的科技零件就是芯片了,所以说芯片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在的芯片市场还比较空缺,纵观整个市场,也只有华为、高通有比较高的性能以及口碑。但是就在近日,又一国产芯片正式宣布,新一代国产中高端
围绕“安防“工作多年的张韵东感觉到,随着技术的往前推进,人工智能也是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两者双向互相促进的,安防监控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安防监控需要识别车辆的牌照、车辆的违章行为,以及人脸识别等。但在起初阶段,这些需求是达不到标准的,因为当时都是用一些传统算法来做识别的功能,识别准确度非常差,典型的技术跟不上需求。从2006年才奠定了深度学习的算法基础,而后在2016年,AlphaGo才将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推向高潮,这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才把安防的需求满足,而在这一年,中星微推出了第一颗带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摄像头芯片。
深度学习首先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其次才是芯片的发展,然后要将算法融入到芯片。对于中星微来说,以上行动,就是让整个摄像头从原来的高清数字变成了高清智能,这样整个监控市场也更加智能化。
但是在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路径中也会有很多挑战,而在半导体领域,存在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这是根据过去30年发展总结出来的规律,每隔18个月,半导体的系统就提升一倍。目前半导体的最小线宽参数已经开始做到3纳米,最后会接近一个量的极限。
“这就好像人类的半导体事业,会受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张韵东表示,其实并不是这样,去年我们提出了“智能摩尔之路”,现在在内部已经开始落实了,对我们来说,这就相当于是我们的一个行动指南。我们的指导方针、所有的科研活动都是沿着这个技术路线去做。
从“芯”做起
谈到更早期的中星微,也是其辉煌的时期。中星微1999年在北京中关村开始起航,当时也是一批海外爱国博士企业家响应号召,回国承担并启动实施“星光中国芯工程”,中星微也顺应大趋势展开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工作。
“我们率先开始让PC电脑里有摄像头”,张韵东说。90年代的个人PC电脑,才开始普及,内置摄像头等视频工具还未普及,当时摄像头不仅成本高,外形也很难装进电脑。
看到了市场机会的中星微,开始着手做起来。张韵东称,“我们的芯片就是,把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都集成在我们的芯片中,这样的话,整个摄像头的体积就可以做得非常小,成本也可以低,功耗也可以做低。”
也正是这一技术创新,让中星微一举成为当时PC摄像头的领头羊。
当时在PC领域,微软一直主导操作系统,微软每一次推出新的操作系统,都会使用中星微芯片做的摄像头,都是免驱动程序安装的。“当时微软每次操作系统发布之前,就会和我们将芯片进行测试,驱动程序的测试,这些全都通过了。”张韵东说。
2001年,中国第一颗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诞生。很快,“星光多媒体”系列芯片被苹果、三星、飞利浦、惠普、LG、索尼、戴尔等国外知名品牌规模采用,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但成绩背后也不免会有烦忧,市面上开始出现很多仿冒的芯片,打着中星微品牌的旗号,为了让用户辨别真伪,也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和客户联合做了一个活动,每一个摄像头上面要贴一张logo,logo上面写着VIMICRO inside,用了这一招还是挺管用的。”张韵东称。
中星微的摄像头让大家熟识后,也恰逢手机开始在全球电子产业中加速崛起之时,市面上的手机品牌繁杂,出货量也飞速上升,但当时的手机还未变“智能”,其处理芯片较弱,只能处理通讯功能,外加拍照等几项多媒体功能。中星微也看到这片比PC端更大的市场。
“关于手机是我们的第二个阶段,“张韵东说。中星微把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到了手机里,推出多媒体处理芯片。而这款芯片也同时打入AT&T、Sprint等美国前几大电信运营商,和三星、LG、摩托罗拉等品牌。
2005年,中星微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成为我国芯片设计领域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这也标志着“中国芯”获得全球认可。
走过了二十年的中星微,曾经历过无限风光,也遭遇过辉煌过后的低潮期, 但无论如何,现在中星微重新起航,调整更适合产品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方向。
针对目前瞄准的物联网方向,张韵东认为,首先,整个物联网的发展,网络不断普及,会影响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体测温的机器,会测量体温,以后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多,测量特殊的声音等等,这些在大家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芯片,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本文源自头条号:经济观察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次国产芯片产家终于爆发了!中高端同级芯片,性能最强
以前,小米一直是相对低调的,毕竟只想做好自己的品牌,不高调是小米一直保持的作风,而这次小米却无法低调了,因为最强芯片强势来袭,引来无数关注以及赞扬,而卢伟冰表示:赞扬是美好的,但是却不能忘记提升自己产品才是根本。一个产品好的带领人是真的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