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国产芯片目前到底什么水平?
英集芯IP6809成为全球首款授权支持QC3.0输入认证的无线充SoC芯片
作为业内领先的无线充电SoC芯片提供商,英集芯科技已经连续拿下了国内首颗QC3+认证芯片和QC4+认证芯片。 近日,英集芯再获大厂青睐,近日宣布IP6809成为全球首款授权支持Qualcomm Quick Charge 3.0输入认证的无线充SoC芯片。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全新IP6809能
2020年5月15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一周年前夕,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再次升级,要求采用美国技术和设备生产芯片的企业,必先经过美国批准才能出售给华为。
华为表示,一旦美国新规落地,将冲击华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客户、数千亿美元的网络扩容、维护,并影响30多亿人口的信息通讯。华为“禁售”的升级,也再次将中国“芯片”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国芯痛”“中国为何造不出强大芯片”的质疑此起彼伏。
正如大家所见,芯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上海用长达20年的输血,给大陆芯片行业,留下最后一束炬火。我们期待下一个20年,将是属于中国“芯”的20年。”
但是目前中国大陆芯片的真实现状就是,落后西方5-10年,甚至更多。
芯片生产大致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三大环节。芯片设计的工具,用的是国外的EDA软件,就连中国最好的芯片设计公司华为海思,也只是刚刚开始“去美国化”。目前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最好的芯片制造厂商,已经实现5纳米工艺制式的量产,而大陆最好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刚刚完成14纳米的量产。
这个行业不但烧钱,而且周期长,技术更新快,你刚研发出来,别人已经开始打价格战。这意味着,前期要不断砸钱,还见不到水花。对民营资本而言,这是无法承受之痛。
事实就是根本没人在乎这些,既然国外的芯片有得买。国产的芯片,骂就对了。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即使如此,但不要忘记仍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未忘初心。
不管怎么说,相信所有芯片创业企业都有一个初心,那就是做好芯片。做不好芯片,其他无从谈起。国产芯片要更好地发展,作为行业人,芯片企业要不忘初心,芯片产品要体现价值,芯片投资要正向引导。
2009年,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因台积电起诉而下课,从而经历了一段没有技术主干的探索期。那时,中芯国际虽号称中国芯片巨头,但与国内同行的技术差距并不大。
2017年,神秘人物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企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一年后,中芯国际的芯片制程提升到14nm工艺,产品良率提升到95%,至此,中芯国际奠定了国内芯片“一哥”的地位。
梁孟松和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都出自台积电。在此之前,梁孟松曾在三星电子担任研发部总经理,并在2011-2015年将三星的芯片制程工艺,提升到和台积电的同一水平。结果,台积电依然挥舞起诉大棒,将梁孟松逼走。于是两年后,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
LED芯片行业进入“红海”竞争格局 聚灿光电拟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巩固市场
本报见习记者 陈红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LED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以及产业新格局的逐步形成,越来越多厂商加快产品转型升级,纷纷规划和布局Mini/MicroLED、紫外/红外LED及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兴应用市场。在此背景下,聚灿光电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高
而为了应对今天的困境,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一直在走生态路线,基本兼顾了全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2017年IC Insights报告显示,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中,华为海思已名列第7位。
一边企业在推动,一边国家也在布局。
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成立,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涵盖了IC产业上、下游。公开资料显示,大基金在制造、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比重,分别为63%、20%、10%、7%。正是大基金出现后,国内芯片公司掀起集体上市潮,且上市之路都一路绿灯。这基本坐实了中国在芯片领域全方位、全生态布局的基本思路。也通过现实证明了未雨绸缪非常有必要。
截止2020年5月,闻泰科技、兆易创新、澜起科技、三安光电、中微公司、韦尔股份、汇顶科技等公司,市值纷纷突破千亿。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以领头羊的身份引领着中国芯片产业崛起。像汇顶科技的光学指纹模块,已经在国产手机中得到广泛使用,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国产芯片之一。而基于中国在5G、AI、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全面带动,中国的芯片市场将迎来一轮爆发,并推动中国芯片生态的整体进步。
从2013年备战至今,中国芯片产业技术薄弱,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芯片设计标准的垄断,一位专业人士曾经以汽车行业举例:国内芯片公司造芯片,就好像汽车零件厂商造出一个世界领先的零件,却无人采购。不是零件不能用,而是汽车制造时,零件参数都是照抄国外的。企业也不知道零件参数为什么设置成这样,一旦换了新零件,害怕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这正是大部分中国芯片企业的困境。
因为未知领域太多,所以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应用,能够形成一定自主权的,也只有华为海思、汇顶科技等寥寥几家。芯片设计公司寄人篱下,芯片制造公司也并不好过。
芯片行业,向来赢家通吃。通常是,老大吃好、老二吃饱,老三、老四可能生死难料。
比如,手机SOC,大部分来自台积电;内存和储存芯片,大部分来自三星;手机相机的CMOS芯片,主要来自索尼和三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在iPhone 6s的A9芯片上找到一些原因。
2015年,苹果将A9芯片交给三星和台积电两家企业一起生产,其中三星使用14nm工艺,台积电使用16nm工艺。台积电的16nm工艺制程看似落后,但芯片实际投入市场后,不但性能不输,在功耗和发热控制上比三星的14nm更为优秀。鉴于芯片表现上的巨大差异,苹果公司一度因A9芯片混用的舆论倍感压力。
大厂之间,尚且赢家通吃,小厂的生存窘境可想而知。集邦咨询数据显示,中国1380家芯片设计企业中,80%以上企业年营收少于1亿。虽然这类企业的整体营收增速达到13.4%,但因为中国晶圆厂的代工产能无法满足芯片设计高涨的需求,导致缺口一直在扩大。
在IC Insights 5月报告中,虽然海思冲进了全球前10,但也只是第10;芯片代工上,因为受制于光刻机,只能在14nm做文章,而台积电和三星已向5nm进发。芯片的战争,从中国寻求自立的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此外,稀有材料和人才保障也是中国芯片生态茁壮成长的重要土壤。而这些,都是我们尚未深入涉足的领域。
中国,不能没“芯”!我们不能在芯片上,被人家死死地卡住脖子。所以,国产芯还是继续加油!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对此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意见呢?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讨论,期待你们的精彩评论!
本文源自头条号:对象说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10大芯片厂商时隔5季度利润增加
北京时间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全球半导体厂商的业绩正在好转,10家主要企业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时隔5个季度增加。随着IT企业瞄准5G加速投资数据中心,用于运算处理的芯片销售坚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人们在家办公促使通信量增加,也推动了相关的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