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芯片行业为何如此落后
射频芯片如此重要,国外产品却占比95%,为何没国产厂商去研发?
射频芯片是什么?指的是将无线电信号通信转换成一定的无线电信号波形, 并通过天线谐振发送出去的一个电子元器件。随着5G的到来,会带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所有的智能设备都要上网,所以射频芯片也是越来越重要。 但这么重要的一个产品,却是国外品牌垄断着
一旦台积电切断了对我们的供应,中国大陆芯片的实际地位将比西方落后5至10年,甚至更长。
芯片生产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芯片封测。
用于芯片设计的工具使用国外的EDA软件,甚至中国最好的芯片设计公司华为海思,也刚刚开始“去美国化”。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最好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现在已经实现了5纳米工艺标准的批量生产,而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最好的芯片制造公司,刚刚完成了14纳米的批量生产。
用于制造最先进的工艺芯片的光刻机必须从荷兰ASML公司进口。但是它现在买不到,因为美国不会允许它流入中国。
中国大陆最好的光刻机制造商是上海微电子,该公司现在生产90纳米的光刻机。
中国的光刻机最好的性能是包装和测试。但是此环节的利润并不高。
实际情况是落后。
没有人关心芯片行业是一个极其耗钱的行业。无论投资了几千亿还是几百亿,有的连听响的机会都不给你。
没有人关心芯片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行业,并且可能在数年或数十年内看不到结果。
没有人关心国内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口,该缺口已超过30万。
没有人会在意芯片行业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老板吃肉,第二吃汤,第三和第四舔碗底。至于后面的,自己想把。
没人在乎,因为1996年的Wassenaar协议,中国工程师无法进入欧美半导体公司的核心部门,中国公司也不能购买近两代设备。
我们的最新研究是已经过时的第二代技术。
没人在乎这一点,因为必须购买外国芯片。国产芯片是正确的。
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坚持这个行业并且永不离开。
喝冰十年,很难冷却血液。
我知道他们的故事。因此,我想对大陆芯片说几句话。恐怕如果我不再说了,那就太迟了。
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这个行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的公司将赚钱。这样,他们还可以支持他们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
如果您发现大陆芯片产业正在缩小这一差距,我希望您理解-他们付出的代价比汗水还重。
首先拉动华为的是中芯国际。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叫张汝京。
在中芯国际成立之前,张汝京已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他加入的公司是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德州仪器(TI)的20多年中,张如静疯狂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和其他地方建立了9家工厂。他还被公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工厂狂人”。
此刻,张如静的父亲张希伦从台湾飞往美国,问了一个问题:
“你什么时候来大陆建厂?”
张锡伦曾是中国著名的炼钢专家。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和妻子主持的第21军火库生产了中国90%的重型机枪。
现在儿子已经取得了成功,他也希望儿子能够在大陆建立一家芯片工厂。
父亲的话抨击了张如静。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以成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是中国人”。现在,该为国家做出贡献了。
经过几天的考虑,张如静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掉工作回到中国建立工厂。
一个月之内,他回到台湾,创立了实达半导体。
在张如静的领导下,世界大学迅速建立了两个工厂,并一举成为台湾第三大芯片公司。
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
但与此同时,世界大学也引起了台积电的注意。在芯片行业,当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现时,摧毁它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它。
因此,台积电开始收购世界大学。
收购张汝京也没有问题,因为台积电给出了50亿美元的高价,几乎是当时世界大学股价的8倍。
但是张汝京提到了一个条件:“收购后,世界大学的第三家工厂必须在大陆建立。”
当时没有人反对该提议,并且收购很快完成。
然而,此后,张如静多次找到台积电负责人,询问在大陆建厂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台积电还没有准备好兑现诺言。
经过一番考虑,张如静决定辞职。
台积电不同意并警告张汝京:“如果您离开,您在台积电中的很多股份将被收回。”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了。
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存款。张汝京毅然离开台湾,来到大陆,准备建厂。
这次,张如静把注意力转向了上海。
当时,大陆芯片的制造工艺停留在0.5微米,并且停滞不前。
建立晶圆加工厂太昂贵了。最常见的8英寸生产线之一需要10亿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张如静扮演了先锋的角色。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将妻子和孩子,甚至是90岁的母亲一起搬到了上海。
当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时,建造工厂所需的人才,设备,资金和技术什么都缺。
但是,当他得知张如静准备在大陆建立工厂时,除了他的100多个愿意在德州仪器和世界大学之前跟随他的海外同事外,还有300多个台湾同胞也跟随他来到了上海。
每个人都看到了张如静的使命感,家人的感情以及他回到中国的经历,这次,他终于有了一个机会。
所有这些使张如静感到惊讶,而建厂初期的骨干就在那里。
在资金方面,张如静用了过去20年积累的全部资源和口碑。在短短的一年内,神奇地筹集了10亿美元。
要知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最大的电子工业项目909项目,初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
一个张如静抵的上一个国家项目。
解决人才和资金问题后,技术装备已成为最大的难题。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领导下签署了《瓦森纳尔协定》。该协议限制了各种商品或技术的出口,例如先进材料,电子设备和军事产品。
中国是该协议的“禁运国”。
即使中国购买技术的价格使其他国家很难拒绝,美国也会干预并直接中断交易。
为了能够购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张如静搜寻了美国的五座主要教堂,以认可他的个性。
并一再承诺中芯国际的产品仅用于商业目的,不用于军事和其他领域,然后才获得美国出口许可证。
一切都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工作了。
2000年8月1日,中芯国际开始动工。仅13个月后,即2001年9月,中芯国际正式开始生产。
在13个月内,它还创下了晶圆加工厂建设速度的世界纪录。
同时,中芯国际的0.25微米以下的生产线也将首次将大陆芯片提升到纳米水平。
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和华人回国,张如静在工厂周围从幼儿园到高中建立了中芯国际学校。
另外,有些工人可以去上海微电子学院学习,这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
同时,同时建造了1500多单元楼。
家庭,梦想和职业可以在中芯国际找到。在这种氛围下,中芯国际继续吸引海外人才。
有了归属感,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在短短3年内,中芯国际拥有4条8英寸生产线和1条12英寸生产线。
毫不夸张地说,这三年将大陆芯片产业推了30年。
2003年,致力于容纳10,000名员工的中芯国际自豪地设立了6家工厂,以实现90纳米集成电路线宽的生产,位居世界第三大晶圆代工厂之列。
中国芯片制造业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但是,台积电一直在关注张如静。
实际上,不仅台积电,当张如静带着300多人离开时,台湾人也感到恐慌。
2000年,台湾当局因莫名其妙的罪行对张如静罚款15万美元,并警告他立即从大陆提取资金。
但是,张如静拒绝劝告,并宣布放弃台湾户籍。
台湾政府非常生气,以至于无法抓人,也没有办法将他接住,因此,严格禁止所有台湾科技公司进入大陆。
同时,台积电也开始了自己的运营。
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准备,等待对张汝京和中芯国际的致命打击。
(首席创始人张忠谋)
中芯国际将于2003年8月在香港上市。
上市前几天,台积电在加利福尼亚州起诉中芯国际,要求赔偿10亿美元。
台积电没有起诉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因为双方已经交叉许可了这些专利。
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员工窃取了台积电的商业秘密。
中芯国际的许多工程师来自台积电,这本身就使张汝京处于不利地位,工程师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在某些项目上使用台积电的菜单和其他信息。
没有人能说清楚。
要知道,中芯国际2003年的收入仅为3.6亿美元。这场诉讼的损失等同于中芯国际的死亡。
诉讼拖延了两年,中芯国际无法忍受。中芯国际选择了庭外和解,在6年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
由于当时聘用的律师不是专业人士,因此台积电再次将中芯国际合并为《和解协议》。
台积电已经建立了“第三方托管账户”。
中芯国际必须将所有技术存入该帐户,以便台积电“自由检查”。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隐私权是他人可以随意查看,窃取的。
这样,台积电想找了中芯国际的麻烦,变得更加放松。
达成和解协议一年零七个月后,台积电再次起诉中芯国际,起诉中芯国际违反和解协议。
台积电要求中芯国际一次还清剩余的1.3亿和解金,并指控中芯国际侵犯了0.13微米工艺的82%,侵犯了台积电的专利。
但是当时,中芯国际和他们所有人都认为和解是一件好事,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
他们正在尽力履行《和解协议》。
起诉本质上是恶性竞争和破坏。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当时中芯国际的技术进入了45纳米的门槛。
甚至连当时的日本媒体都重申:“台积电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是大陆市场的发展落后于中芯国际,这是台积电将中芯国际告上法庭的真正原因。
半导体巨头突然宣布!中国芯片有望“破冰”,日本、美国始料未及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很多AI智能都可以实现了,但是要想真正地发挥出5G网络的作用,就必须用到芯片,芯片产业将会迎来一个井喷期。 而中国在半导体这个领域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一个阶段,原因就是入行太晚,更重要的是很多关键技术都被国外给卡脖子,他们早就建
中芯国际的反应也很强硬,坚决否认自己侵权,并准备了充分的证据。
公司里的每个人都认为指控是“不必要的”,他们都认为自己可以赢得诉讼。
整个公司运作正常,张如静的工作也正常进行。
宣判前一天,张如金仍在召集项目小组定期开会,安排日常工作。
然而,中芯国际再次败北。
这次的价格更加痛苦,在1.75亿美元的基础上,还将损失2亿美元,再加上10%的股份。
这样,中芯基本上失去了竞争力。
而且,台积电也提出了要求:张汝京必须离开中芯国际。
在听到审判结果的那一刻,张汝京发出嘶嘶声,在电话里哭了。
第三天,他便引咎辞职。
离开之前,台积电要求他签署一项竞争协议-从2010年开始,三年内将不再允许芯片相关的工作。
在说完“我对此事负责”之后,我告诉我的同事“不要被打败”。现年61岁的他离开了为之奋斗了长达9年的中芯国际。
刚刚点燃的大陆芯片的光再次熄灭。
03
张汝京离开中芯国际后,一个叫江上舟的人接管了中芯国际。
几年前,是江尚洲接待了张汝京,并帮助中芯国际登陆上海。
除了承认张汝京的能力外,很少有人知道,江上州在1998年对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上海此时支持半导体产业,那么从2015年到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将有可能超过中国台湾地区。
我们一直说上海不相信互联网。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三大巨头,包括北京的百度,杭州的阿里巴巴和深圳的腾讯。
实际上,马云是在上海创业的。但上海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也没有人可以招募。最后,他只能回到家乡杭州。
2008年,上海市委书记还特别要求全体有关工作人员反思“为什么上海不能留马云”。
而且,“我很抱歉上海失去了由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此庞大的企业。”
长期以来,堂堂魔都,中国金融中心,最拿得出手的互联网企业,居然是世纪佳缘。
因为上海,我选择相信半导体行业。
在过去的二十年“互联网黄金”中,上海市政府在半导体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支持大陆芯片的发展。
他们第一次得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心包装的骗局和嘲笑。
2003年2月26日,上海各界领导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上海市市长兴奋地向全国人民介绍:
“这是上海的科技形象。”
发行的产品称为“ Hanxin One”,该芯片每秒可以执行2亿次操作。性能甚至超过了同期的英特尔产品。
英特尔已使用该产品40年,“汉新1号”的研发仅用了16个月。
“汉信一号”发明人陈进教授也被许多媒体称为“国产芯片的新教父”。
有了这样的成就,上海当然会继续增加投资。同时,还授予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等头衔。
一时间,陈晋获得了名利。
三年后,陈进暴露于“用砂纸磨碎摩托罗拉芯片上的徽标并重印“汉芯”一词的丑闻。
所谓的“国内第一芯片”开发过程就是一块砂纸。
消息确认后,无处可去。陈进成为所有人都大喊大叫的“败类”,而大陆芯片业被世界嘲笑了。
美国媒体直接表示:“中国人只有窃取的能力,他们将永远无法实际开发出真正芯片。”
受伤最严重的是上海。
继续支持?算了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并且,互联网公司都那么赚钱,为什么要来研发芯片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行业?
理所当然的,上海应该成为中国最负”责任“的省市。
但是,它仍然坚持将各种资源打包到一个名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地方。
这次,他们得到了中芯国际。
在最初的几年中,中芯国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江尚洲的判断似乎是现实的。
但是与台积电的碰撞以及张如静的离任仍然让江上州的愿望落空了。
他甚至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负责中芯国际工作了两年之后,姜尚州因病去世。
当时,中芯国际风雨如磐。
当时是整个芯片行业的下行周期,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芯国际每年都在亏损。
到2010年,中芯国际亏损30亿。
幸运的是,张如静虽然离开,但是他带过来得团队仍然在那里,中芯国际的基本面已经稳定。
但是,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台积电一年的研发支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中芯国际20年的研发支出。
为了“生存”,中芯国际只能“拾取”台积电剩下得市场。台积电升级其技术后,中芯国际将接管被放弃的部分市场。
当4G出现时,台积电开始使用10纳米技术。中芯国际刚刚开始批量生产28nm。
此时,梁梦松加入了中芯国际。
梁孟松还是台积电的资深人士。离开台积电后,他加入三星担任研发部门主管,将三星的制造技术从28纳米工艺直接升级到14纳米。
台积电同样以“台积电的商业秘密陆续泄露给三星“原因是梁梦松被带上法庭。
最终结果与张如静相近,三年之内,他们无法继续通过任命或其他方式向三星提供任何服务。限制结束后,它们将无法在台积电的竞争对手公司工作。
也许正是这种经历使他选择加入中芯国际。
梁梦松加入中芯国际298天后,中芯国际征服了14纳米工艺技术。
同时,相当于7纳米的工艺技术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也意味着中芯国际可以为性能机器的“第一梯队”提供产品。
此时,华为与中芯国际正式合作。
正当中芯国际蓬勃发展之时,这位被迫离开中芯国际的61岁男人已经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
在签署竞争协议时,他被告知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LED和太阳能领域。
离开中芯国际后,他成立了一家新工厂,生产用于LED产品的芯片。
在新领域的生产并不太困难,即使有消息传出,张如静也将退休,从事教育或慈善事业。
而张汝京也从人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
2014年,在上海临港新城成立了一家名为“上海新昇”的新公司。
芯片成本最高的材料是硅。硅芯片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纯度越来越高,另一个是尺寸越来越大。
硅片尺寸越大,可以切割的芯片越多,成本也越低。
上海新昇正在制造硅芯片。后来被上海硅业集团收购。
2020年4月20日,上海硅业集团上市,其股价当天飙升了180%。
上海新昇的创始人叫张汝京。
那年,他67岁。
实际上,上海的20年投资失败了。大陆芯片产业的发展是失败的,我们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但是在他们当中,为这个行业付出代价的每个人都应该被铭记。
他们从白皮书开始,发展到今天的大陆芯片产业。
诚然,这个行业并不强大。
但是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环境,放弃了光明的未来,因为他们都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着迷:
中国离不开“核心”!我们不能卡在芯片上。
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
2020年5月6日,权威的半导体第三方研究组织发布了世界十大半导体销售排名。华为海思创造历史并首次挤入榜单,排名第十。
2020年5月15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宣布向中芯国际注资160亿元。
中芯国际在“ N + 1”和“ N + 2”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能与台积电的7nm芯片大致相当。
那个给大陆芯片输血20年的上海呢?
如果打开大陆芯片的布局,中芯国际,展讯,瑞迪克,信原...这些新一代的大陆芯片都在上海。
而且它们还占据了大陆芯片产业的近50%的产值。
在互联网行业的黄金20年中,上海选择坚持下去。它以长达20年的输血,给国家芯片行业,留下最后一缕“芯”火。
现在,已有”芯“芯”‘之火可以燎原得趋势。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记得蒋尚州的一句话:“上海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可能会超过中国台湾。”
在过去的20年中,它不属于大陆芯片,也不属于上海。
接下来的20年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向所有为大陆半导体行业和中国半导体行业而战的人们致敬!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源自头条号:星河少年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芯驰科技发布三款芯片,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化
车规芯片加速中国化。 2020年5月28日,芯驰科技线上发布了其9系列汽车芯片X9、V9、G9,分别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三项核心应用。 其中,X9系列芯片用以实现未来智能座舱,可以同时支持多块高清屏幕、语音交互、手势识别、驾驶员状态监控等功能。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