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芯片遇阻,不信科技无国界的大有人在,德国发展晶圆生产
苹果自研Mac芯片背后的大赢家
来源:转载自「台北时报」,谢谢 苹果公司在周一开始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苹果芯片”计划。该公司表示,首款采用自有芯片的Mac将于今年年底首次亮相,所有产品线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转向新架构。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ANZ)表示,苹果公司决定
海思芯片的发展被美极端地限制,受影响的绝不止华为,对世界科技体系来说,这是多大程度的倒退?不管怎么说,科技有国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了。

最近,德国研究部为了防止本国半导体的生产受到意外影响,开始实行芯片开发和生产的并行发展策略。无独有偶,日本也开始对芯片供应链,本土加工环节的缺失开始有所布局。
德国的芯片制造保障计划
根据法兰克福报的一份报道,德国研究部日前表示,为了保障半导体供应自主和可控,德国将自行发展芯片的设计与和生产。
为此,德国研究部提出了两项芯片行业的资助申请,总价值为4,500万欧元,目的是开发“可信赖的”电子产品和保障芯片生产的独立可控,同时扩大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当然,与之前美国的芯片本土制造回流计划,专项预算达到228亿美元相比,德国这个投资计划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尽管如此,这代表了众多经济体的产业思维模式已经在发生转变。
目前尚不清楚该项计划,其中有多少将仅在德国内执行,有多少将在欧盟内部的合作下完成。但以该提议为主题的许多思考和实践已经出现。比如:Globalfoundries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晶圆代工厂,最近被授予欧洲“可信”制造厂。德国本土设计的一些FPGA产品,将在德累斯顿晶圆厂生产。
尽管如此,欧洲仍依赖大量美国本土的EDA软件和芯片制造设备。但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本地一体化趋势已经开始形成了。
fab-lite策略与fab-less策略
而在华为遭受芯片限制政策的前几年,欧洲芯片公司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制造领先的数字芯片的机会,而是倾向于采用所谓的fab-lite策略。

fab-lite是一种轻晶圆模式,就是除了自行设计芯片,芯片的生产由自己和代工共同完成的方式。这比华为、高通、联发科的只设计,生产全部交给代工企业完成的fab-less模式,其实多少还是有一点自主可控性。

无论是Fabless 还是fablite的半导体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通过地域优势、分工协同,为世界电子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这种模式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一旦这种合作体系被利用,受伤害的总是在供应链重要环节的非自主可控者。
目前,欧洲最先进的数字芯片生产晶圆厂,只有爱尔兰的英特尔和德国的Globalfoundries。对欧洲来说,电子产品在安全关键领域的战略重要性也正在日益提高。移动通信,自动驾驶,医学以及工业4.0,都需要半导体产业的强力支持。
美国芯片断供刺激了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220亿研发经费入华
随着国外对中国科技公司的限制加大,中国科技企业也意识到芯片自给自足的重要性,从2018年开始,中国开始投入大量研究经费加大对芯片的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只为摆脱中国芯片领域对美国、韩国等供应的依赖。而随着中国芯企业的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芯片技术方面的
是谁开始引导大家走向科技有国界,走向倒退?
日本的本土制造回流
事实上,日本经产省去年秋季就开始研究,在半导体供应链的哪些制程中,日本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以采取手段保护。

今年 4 月,日本通过了包含「紧急经济对策」费用的追加预算。其中经济产业省提出了 2,200 亿日元的促进国内投资事业费用补助预算案,也就是资助企业把生产基地迁回日本,重建日本国内因疫情而变得脆弱的供应链。
尤其是对日本半导体供应链业者来说,如果美国的限制政策中,对美国技术的解读,也将严重影响日本对中国的产品出口。
日本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有大家难以想象的决定力量和优势,似乎是被有意掩盖了实力。
半导体业务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了
现在,大家在讨论上游产品时,总会调侃地问:是美国IP吗?
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政策,无疑已经破坏了芯片业原有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倒退性的影响正在扩大,尤其是这已经改变了业界的思维模式。

所以德国的双重战略也可以说事未雨绸缪,半导体产业的独立可控日益重要。尤其是欧洲电子体系中一直使用和制定更严格的标准。
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VDE)主席Gunther Kegel表示:“我们需要从处理器设计到半导体生产的整个价值链。” Kegel还强调了欧盟的Gaia-X项目,该项目旨在成为欧洲云和基础架构,可以存储来自欧洲公司的敏感数据。他说:“特别是对于关键的代工环节,在欧洲拥有完整的工艺非常重要。”
这不仅是欧洲正在想和正在做的,对于任何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来说,从处理器设计到半导体生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价值链条,拥有完整的链条,对于发展需求庞大的经济体来说非常重要。
结语
最后,有个臆想,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把麻烦的制造者摘出去,全球供应链保持以前的方式,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相信也是个不错的局面。
也许大家不妨都独立发展一段时间,说不定玩到一定阶段,世界又开始融合。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机遇还是存在的,大家怎么看呢?
本文源自头条号:iFree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高兴!中国半导体再传好消息:存储芯片月产超过30万片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今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说明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不断上涨,并且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无论是在交通体系还是军事设备方面的建设都小有成就。 目前我们国家进入大数据时代,国人最关心的就是科技领域的建设,但值得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