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接连出手:编制新一轮5G计划,临港投1600亿造芯片

联发科的另一面:芯片逆袭之外的投资之道

不得不说,在芯片界,联发科可谓抒写了一部悲壮、励志的芯片企业发展史。有过风光无限的高光时刻,其推出的交钥匙方案,让联发科一度推动了山寨机市场的繁荣;也经历了时代的低谷,高端手机处理器曾一度成为联发科难以突破之殇;如今在5G和AIoT发展的当口,联发

(文/观察者网 苏健)上海将编制新一轮5G建设行动计划,3年内新建3.4万个5G基站,实现十大商圈及交通枢纽全覆盖。同时,上海临港新片区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将以建设“东方芯港”为契机,构建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国家集成电路综合产业基地。

编制新一轮5G建设行动计划

据第一财经6月29日报道,昨日举行的上海投资咨询公司·上咨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今年,上海将会重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张江科学城、崇明花博园等重点区域的5G建设。

同时,还要完成南京东路、徐家汇、陆家嘴等上海十大商圈深度覆盖,使室外5G平均下载速率达到500M以上;完成浦东、虹桥两大机场,以及298个地铁的地下展厅站台等交通枢纽覆盖。

5G+智慧地铁平台上线助力保障第二届进博会(图片来源:上海地铁shmetro)

5月7日发布的上海版“新基建”“35条”(《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5G网络被确定为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基建”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新网络”的重点和热点。

这四大重点领域分别是: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创新基础设施为主的“新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

针对这四大重点领域,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2020年~2022年要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这其中,主要的投资将集中在“新网络”、“新平台”建设上。具体来说,包括了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报道中指出,5G基站是整个网络的重要承载设施,科学合理设置5G基站已成为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前提与保障。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2万个,5G室内小站2.2万个。

根据国家无线电办公室4月份的统计数据,上海已建5G基站数量超过北京,在国内所有城市中排第一。

报道中还提到,上海具备较好的5G发展条件。目前,上海拥有紫光展锐、华为海思、中兴上海研发中心、诺基亚贝尔、昌硕科技等重点企业,几乎覆盖了5G基带芯片、通信设备、通信终端等通信制造全产业链。

去年9月,华为全球首个5G创新中心落户上海,并梳理了10多个上海的5G+AI的新基建应用示范初选场景,包括智慧钢铁、智慧商场、智慧工地、智慧港口、智慧城市治理等。

临港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今日报道,同样在昨日,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在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新片区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将以建设“东方芯港”为契机,构建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国家集成电路综合产业基地。

整体而言,上海在集成电路的制造和设计这两个环节保持领先优势,材料和设备环节有望厚积薄发,封测环节有待加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五个月,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

澎湃新闻昨日援引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级专员张杰的发言表示,自2019年8月20日挂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已累计签约各类产业项目289个,涉及总投资2528亿元。

中国首款国产NAND芯片将于2020下半年上市

长江存储科技CTO程卫华在SEMICON China2020上表示,中国首款国产NAND芯片将于2020下半年上市。(新浪财经)

其中,无论是落地企业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都排在首位。

目前集成电路在新片区落地企业数占四分之一,投资额超过一半。初步预计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规模将超2000亿元。

在临港新片区产业布局中,集成电路上承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研究领域,下接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是产业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报道中还指出,临港新片区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超前发展智能芯片、嵌入式闪存、模拟及功率器件、先进数模混合电路等产业。

翁恺宁表示,目前已集聚新昇半导体、积塔半导体、盛美半导体、国微思尔芯、格科微、新微半导体等一批集成电路优质企业,努力建设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三极”。

“新升半导体大硅片二期即将上马,中微蚀刻机、盛美半导体清洗设备、理想万里晖PECVD项目、华润微光掩膜、山东天岳碳化硅材料等项目已经落地。”翁恺宁补充道。

而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寒武纪、国科EDA、翱捷、地平线、橙科微、鲲游光电等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已形成集聚。

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证券报指出,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日前在SEMICON CHINA 2020的开幕演讲上表示,在1-5月份各个领域收到挑战的情况下,上海集成电路逆势增长,销售收入实现38.7%的同比增长,互联网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吴清表示,集成电路作为上海推进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要素加快集聚。上海集聚超过600家企业,累计投资超3000亿元,此外,上海集聚了一大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超过全国四成的人才汇聚在上海。

吴清介绍,统计表明,上海至少集中了超过四成的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产业链的完整程度,产业生态综合技术水平在国内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两大内地芯片制造龙头的总部均在上海,通过制造环节,便可牵动设计、材料、设备、封测等环节的发展。上海与无锡、南京等集成电路产业重镇相邻,有利于产业协同发展。

在上市公司层面,上海半导体企业数量排名第一。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划分,A股有52家半导体公司,上海独占13家,其次是江苏10家,接着是北京和广东各6家。如果统计涵盖半导体设备厂商,加上快要上市的,上海的A股“芯阵营”将继续扩大。

翁恺宁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类大型制造工厂项目开工建设,继续集聚各类封测、设计公司,用好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集成电路进口物料全程保税监管政策,探索“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保税模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源自头条号:观察者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通发布骁龙Wear 4100系列芯片 性能大幅提升85%

7月1日消息,高通今天正式发布了两款Wear OS可穿戴设备处理器,分别为骁龙Wear 4100和Wear 4100 Plus,这距离上次推出Wear 3100已经时隔两年。 据了解,Wear 4100系列芯片工艺由Wear 3100的28nm提升为12nm,采用了4个A53处理器,频率为1.7GHz,相比支持Wea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