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潜力,国产芯片原材料突破!芯片成本将大幅降低
“碳基芯片”研发成功,中国“芯”换道超车,不再依赖高端光刻机
集成电路在我们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它让我们的设备变得更加轻便化,体积也越来越小,就拿我们经常用的手机来说,从以前的“大哥大”,到现在的手持式智能手机,这些都得力于集成化电路的发展。它可以用1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装下以前需要一平方米才能完成的电路
在国产芯片危难之际,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美国针对华为的两轮制裁下,华为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除了及时备货,就是要求供应商转移工厂到中国,或其它方式绕开管制。关键时候,国产芯片原材料实现了大突破。新美光(苏州)半导体实现了国产 450mm(18寸) 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研制成功,这意味着中国芯片的成本将大幅降低。
国产芯片的现状
自美国将中兴打休克之后,中国企业基本上时刻在美国的紧箍咒内,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就会念咒了。
在第一次针对华为时,华为抗住了,并在其压迫之下逆势增长,这让老美很没有面子。于是发动了第二轮的制裁,华为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连一向张扬的余大嘴也在朋友圈不淡定了。
尽管上海微电子光刻机有小小进步,中芯国际制程工艺也在进步,但短期确实也指望不上。
半导体原材料的难度高
在芯片制造上,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中芯国际,都需要单晶硅原材料,具体上硅片的纯度要求高,需要苛刻的生产环境,复杂的工艺,还涉及到晶向,电阻率等多项要求,一条生产线下来都要上百亿的投入。
硅片尺寸原则上越大越好,这样能刻制更多的集成电路,芯片成本就更低。当前全球最先进的硅片尺寸就是4450mm(18寸),2017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
摩尔定律束缚下,国产芯片替代的危与机
说到芯片,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摩尔定律。从某种层面来说,正是摩尔定律的提出,才使得信息技术产业在50年内高速发展,也使得芯片应用越来越广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芯片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致于很难想象缺少了芯片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逼出来的潜力
在芯片原材料上,国内其实也一直落后于国外。一直靠进口,不仅价格高,排期各种都会受到限制,对芯片生产极其不利。
在2019年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赶了上来,先是金瑞泓微电子研发出300mm(12寸)单晶硅棒,成功填补了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缺失的重要一环。
在2020年的6月份,新美光(苏州)半导体(完全的国内股东)则改写了这一成绩,研发出450mm(18寸)的单晶硅棒,已经与全球最先进的硅片厂达到同一水平线了。
这将改变国内无自主 450mm 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的局面,将在 28nm 以下晶圆厂实现国产替代。
这也意味着芯片原材料可以自供,将大幅降低芯片的成本,为终端产品提供了更高的竞争力。
正是由于美国给予了这些巨大的压力,国产企业才能够被逼出来潜力,做到以前自己都不敢想能做出来的成就。同样地,晶圆代工,光刻机,迟早有一天也会被逼出来的潜力做到最好。
本文源自头条号:疯评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止麒麟自研芯片:华为芯片还有底牌!P50有望首次搭载
在2020的档口,华为旗下的自研发芯片海思麒麟可谓命运多舛:虽然在整体性能上,新一代的麒麟990 5G以及即将面世的麒麟1020 5G(或命名为麒麟1000 5G)有了新的、较大幅度的跃迁,但受制于外部因素,麒麟系列新款芯片面临着无米下炊的窘境。 实际上,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