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第一股将登科创板,寒武纪的光鲜与挑战
台积电2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获突破,断供后的华为芯片将再受打击
芯片制程工艺一直是半导体行业的尖端科技,从150nm(纳米)到12nm再到今年的5nm量产,随着技术的进展,芯片制程工艺越来越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依据现在粒子物理学研究,现在的芯片制作工艺最多只能到接近1nm水准,接近1nm时,由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在1nm维
科技先生频道∣公众号:zgkjsir
文/西湖张三疯
对眼下的寒武纪来说,钱似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据36氪的消息,寒武纪日前发布消息,公司将于本月20日登陆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26日科创板申请获得受理,到4月10日进入问询阶段,再到6月2日火速上会、6月23日注册生效,被誉为"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仅以4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上市前的准备工作,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寒武纪着急上市的背后,是资金的严重短缺。寒武纪招股书显示,上半年寒武纪的预计营收仅为6000万到8000万,与此前保荐券商预估的全年6亿到9亿营收相去甚远,同时今年寒武纪的预计亏损为2.1亿到2.3亿。而在去年,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2亿元。
AI芯片一直是寒武纪的核心业务,但自从丢失大客户后,寒武纪的业务开始转型。此前有媒体报道,业务量前5位企业的销售额占据了寒武纪总收入的95%。对于一家以技术导向的企业而言,研发成本更是居高不下。据寒武纪透露,未来3年到4年的研发投入将高达36亿到44亿元。而眼下的上市,正是寒武纪筹钱的重要渠道。
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寒武纪几乎被描述成了失去大客户业务就独木难支,一无是处的科技概念股。但寒武纪,真的一无是处吗?
答案是否定的。
2016年,AI芯片在国内尚且是个比较新奇的概念。时至今日,印在国人脑海里最深的事件,无疑是Alpha Go战胜了中国围棋的天才少年柯洁,这让人工智能的概念一时间到了沸点。同样也是在2016年,国内AI芯片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这其中就包括了寒武纪。
而科技,一直是寒武纪身上最强的标签。
寒武纪创建于2016年,由"龙芯之父" 胡伟武教授的掌门弟子陈天石、陈云霁兄弟联合创办。陈天石、陈云霁兄弟2002年开始跟随胡伟武做龙芯CPU,已经在芯片领域深耕17年。
两位天才少年的创始人、AI芯片独角兽、中科院这样的股东以及高精尖的技术团队,都给这家年轻的公司抹上了传奇般的色彩。
2018年是寒武纪的高光时刻。就在当年,寒武纪推出了第一代云端AI芯片思元MLU100,和搭载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卡,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商业公司。而一年之后的升级产品思元MLU270更是与英伟达(Nvidia)发布的Tesla T4性能基本持平。一年后,寒武纪发布了边缘AI系列产品思元220芯片及加速卡产品,实现了在云、边、端的全方位覆盖以及完整的智能芯片产品群。
从业务结构上看,寒武纪的主营业务包括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三大产品线,以及三大产品相对应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寒武纪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占据公司业务的66.7%,智能IP占总业务的15.5%;云端智能芯片则占总业务的17.8%。
麒麟芯片不够用?华为Mate 40有对策,国行麒麟芯不变
华为Mate 40将推双处理器版本,国行麒麟芯不变 按照以往惯例,华为Mate 40将会在下半年发布,目前时间越来越近了,关于这款手机的消息也甚嚣尘上。来自知名爆料人RODENT950透露,华为Mate 40将采用双曲面屏设计,支持90Hz高刷新率,拥有双扬声器和3D人脸识别
但是在一年前,AI芯片则一度占据寒武纪业务的九城以上。自从失去核心客户后,寒武纪来自终端处理器IP业务的收入占比开始减少,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则明显超越前者。寒武纪招股书显示,2017年到2018年,因为给核心客户的IP授权寒武纪入账784.33 万元、11,702.52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
就AI芯片的发展而言,寒武纪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全球,更直接一点,寒武纪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英伟达。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英伟达2020年的财务营收为 109.18 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销售收入超过30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但必须强调的是,整体AI芯片产业才刚刚起步,企业绝对的护城河尚未形成,因此寒武纪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并且与英伟达相比,寒武纪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具体来说,寒武纪的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及各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能价格比;回归到产品端,寒武纪的产品具备了可以针对国内客户的生态和需求进行优化,并且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特点。
2019年,阿里巴巴旗下的芯片研发公司平头哥发布了首颗云端超大型AI推理芯片——含光800,彻底搅动了国内芯片市场的一池春水。含光芯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大",一颗含光800NPU,能够在一秒内处理7.8万张图片,这个速度,是英伟达2018年9月推出的T4芯片的十倍左右。
但是平头哥的背书来自互联网公司,寒武纪则是专业的芯片生产产商,各自的诉求也明显不同。芯片厂商以通用芯片为主;AI公司大多处于创业阶段,欲借助自主研发的AI芯片,提高壁垒,抬高估值;互联网公司则是希望通过云端AI芯片加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两者也并未有直接的竞争,
也就是说,在AI芯片中,寒武纪依旧是不折不扣的独角兽企业,且与英伟达有一争高下的实力。
AI芯片尚处在一偏蓝海。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AI芯片的市场空间在2022年有望超过500亿美元,规模未来5年增长有望达到10倍。IDC更是预测,云端智能芯片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在未来5年将高达 39.22%,并且从2017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 2022年的136亿美元。
这些年,寒武纪也一直在研发上的重金投注。
寒武纪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011.18万元和54304.54万元,其中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连续三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0%。
在资本端,寒武纪也颇受资本信任。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开始的4年时间里,寒武纪完成了惊人的10轮融资,背后的资方不乏科大讯飞、阿里巴巴这样的明星企业。以2019年为例,寒武纪就连续完成了3轮融资。从天眼查披露的数据来看,仅2019年融资的金额至少在40亿以上,足见这家科技公司在吸引现金流上的魅力。
回归到此次上市,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寒武纪募集的资金约为28亿元,且大部分资金也将用于研发。其中,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投资约7亿元;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约6亿元;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约6亿元,仅仅这三项,投资的周期约为三年。
对于寒武纪,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国科技先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外媒曝华为P50或将采用高通875芯片?
一直以来,华为自研芯片麒麟为华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力,而搭载旗下麒麟处理器的华为旗舰手机是华为与其他品牌手机差异化最为明显的特点。 而如今一直为华为代工高端麒麟芯片的台积电在美国的授意下无法再为华为代工生产麒麟芯片,麒麟或将在短时间内无法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