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芯片危机!50年前一家公司为芯片倾其一切,经验值得华为借鉴
一块晶圆可以生产多少芯片?
编辑:角落 近些日子,作为国内通讯和手机行业领军企业的华为又遇到了新的大麻烦,在接下的数年甚至更长的日子里,可能会面临芯片断供的危机。那问题是小小的一个手机芯片为什么不能自主生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说白了,一个小小的手机芯片,论研发,华为
就在几日之前,华为没有芯片的消息登上了热搜,一瞬间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同时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也正式确认:华为麒麟系列芯片只能支撑到9月15日,未来的日子不得而知。同时余承东也宣布将会全面扎根半导体行业,将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通力合作,打造自己的中国芯片。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美国的又一道行政命令继续缩小了华为的生存空间。美国方面表示:将会把华为以及华为旗下38家子公司一并列入到实体清单中。这就意味着,华为连扎根半导体行业都会受到巨大的阻碍。由此可见,未来发展的道路势必充满了艰辛。然而50年前的一家公司曾遭遇过同样的境遇,这家公司就是三星。
三星如今作为华为的对手实际上能够给予华为帮助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三星发展芯片的历程或许会给华为提供一些经验。在以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行业有着两个不为人知的事实。
第一就是芯片真正的霸主并不是美国,而是与我们隔海相邻的韩国。早在2017年,三星就在半导体领域成为了世界之最。并且将稳坐龙头之位的英特尔推翻。不仅三星表现出色,另一家韩国企业二SK海力士同样冲进了半导体领域的前三名。
第二,半导体行业的之所以被称为“点石成金”的行业,是因为其利润率竟然比石油还要高。中国在2017年光是进口芯片费用就高达了2601亿美元,这样的数额竟然超过了进口石油的费用。而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同样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由此可见芯片研发的成功能够给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带来巨额的财富。
那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行业却能够被韩国牢牢把控,最重要的是韩国芯片发展比日本、美国晚20年,却能在如今问鼎冠军呢?一切都要从50年前说起。
三星的发家史悠久而漫长。1938年三星创始人李承喆在大邱市创立了三星商会,当时三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水果和蔬菜卖至中国的东北。当时身处乱世的环境下,三星商会生存十分艰难。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三星95%以上的产品全部成为了日本的军饷。使得三星商会岌岌可危。
正所谓“否极泰来”,二战之后日本被迫归还了朝鲜半岛,同时,将在韩国建设的产业转让给了韩国人。李承喆也凭借自己的关系购买了日本产业。使得三星迅速成为了在韩国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
经历过战争的李承喆明白,只靠简单的对外贸易不能够使得三星商会长期成为韩国最大的企业,寻找具有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才是核心。机缘巧合之下,他前往日本东京电子工业团进行参观。这让他萌生了做芯片的想法。
1969年1月回国后,他正式创立了三星电子。将芯片视作三星集团的核心业务,并将其视作一生来的事业。然而此时美国和日本早就开始了大力发展芯片产业。因此三星想要从中突围,难于登天。毕竟起步落后别人20年,想要追上甚至实现反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并且当时芯片产业强手众多,美国的摩托罗拉、仙童;日本的三菱、东芝和夏普都对三星虎视眈眈。就在这样二点情况下李承喆开始了第一部计划,默默地积蓄力量。
时也运也,1973年美国爆发了石油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经济危机。这成为了三星的重大转折。李承喆在乱世之中看到了机会,在美国半导体产业集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坚定地动用大笔资金政委了美国半导体公司Hankook的大股东。
手机都快用上了5nm的芯片,为何Intel还能继续打磨14nm+
下一代的A14芯片据说将会采用5nm的工艺制程,而AMD的Zen4架构的5nm芯片也会在明年上市见面。但反观Intel,打磨了这么多年的14nm,才在最近一年用上了10nm而且效果还不好,但是Intel虽然有损失,但也没见崩盘。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为何手机赶着都得上5nm,P
这次冒险所带来的回报十分丰厚,在19世纪70年代,凭借着李承喆的极限操作使得三星集团正式踏入了芯片行业的大门中。并成功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电视机,行销海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李承喆终于朝着他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
时间转到1982年,此时的日本芯片产业如日中天,日本半导体凭借着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美国市场中肆意横行。就是这样放肆的表现让原本亲如一家的美国起了歹心。于是,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对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反倾销调查。
这对于李承喆来说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机会,随后在1983年李承哲正式建立了三星第一个芯片工厂。并且成功研发出了64KDRAM。并在1984年将其成功出口到了美国。虽然说三星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对于制程不那么精密的芯片来说,技术差距并不大。但是这引起了日本在美销售企业的强烈不满。为此日本企业联合起来在日本施行原始粗暴的价格战。将4美元左右的芯片降低至0.3美元进行出售。企图消灭三星。
当时的日本企业生产芯片的成本在1.3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卖出一个芯片就会亏损1美元。面对如此生猛的日本企业,李承喆并没有选择暂避锋芒,反而是非常强硬的针锋相对。并且向自己的工厂投入巨资,研发容量更大的芯片。
截止至1986年底,李承喆和他的三星集团整整亏损了3亿美元,然而打压他的日本以及美国企业也是受伤不轻。据李承喆回来回忆:当时他对市场的判断就是谁能够继续撑下去谁就有可能赢得未来。然而市场真如李承喆预期那般。
随着美国针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开始,日本企业只能降低产量并且提升价格,导致美国芯片市场供不应求,抓住机会的三星也借此机会在美国站稳脚跟。并在随后中三星研发出64M DRAM成为了当时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成功与美日并驾齐驱。
而三星从一无所有到领先世界整整用了23年,23年的血泪经验才换回了李承喆的梦想成真。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华为借鉴的宝贵经验。
首先,不得不说美国实际上对于三星芯片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不是美国针对日本进行反倾销调查,实际上三星可能想要实现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华为来说,其实也是有异曲同工的机会。虽然在如今的美国压制下,华为生存的日益艰难,但是我们的国家实际上正在大力改革半导体行业。并且给予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例如:经营10年以上的半导体企业可以受到免征税的待遇,同时将集成电路学科设置为一级学科。以及鼓励半导体产业加强对外融资以及贷款等政策无疑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因此在政策环境方面,如今的华为并不输给当时刚刚起步的三星。
其次,三星重金吸纳当时世界上顶尖的芯片人才。1986年三星花费重金挖走了日本东芝生产部部长,并且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三星给予芯片技术人员配置专职司机、秘书等副主任员。
如今的华为同样正在开启自己招纳世界顶级人才的脚步,华为此前开始的“天才”计划,利用顶薪以及顶级的挑战。从世界各地吸纳了不少芯片研究专家以及青年才俊。其中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霁成为了拿到顶薪的人才,这从侧面足以证明华为对于人才的重视,相较于三星来说不遑多让。
所以总的来说,华为已经开始了自己迷人而且未知的芯片自研之路。对于未来华为完全有理由保持乐观。毕竟事在人为,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即便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恶劣,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华为能够凭借着自身的企业文化底蕴和科技研发能力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芯片自研之路。
本文源自头条号:特辣科技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斯拉携手博通打造全新自动驾驶芯片,性能将是上一代的三倍
8月19日消息,去年4月,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日”活动上发布了基于特斯拉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的“全自动驾驶计算机”(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以下简称“ FSD计算平台”),即HW3.0平台。尽管特斯拉还没有完成对HW2和HW2.5硬件升级为HW3.0,但是根据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