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最需要的是什么?

国家队终于出手,中国要在5年内实现70%芯片自给,难度很大吗

芯片可以说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2019年光是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比石油进口额都多,正因为这样国内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其实都给了国外公司,有时候花钱可能都买不到,还可能面临卡脖子的问题,而芯片也是现代化工业的基础,要想实现低端到高

#寻找真知派##商业视角读热点#

前些年,中兴事件引发了网络上的一片热议,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表示出不同的观点,其中就有观点说,“芯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中国的芯片要走自力更生之路,不要受制于人。这种观点虽然说正确,但是却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国的芯片的发展从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倪光南院士所带头研发的方舟1号更是用的是最高规格的投入,其中包括了正国级的领导、十位院士、863计划、北京市政府的支持,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却一败涂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中国人太笨吗?是中国人的技术跟不上吗?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

我们认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如此不理想,以至于今日之中兴事件展现出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处于被动,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并没有认清楚这些核心技术发展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这些核心技术在面向市场时,缺乏战略定位。

1、信息化产业核心技术的发展是市场化行为

我们先说第一个原因,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中国的科技在很多领域是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我们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蛟龙号深海工程,天河号超级计算机等等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些高精尖技术的领先足以让我们国人骄傲,可以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不是市场化的工业技术,他们的领先地位都是得益于我们国家的体制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我们有最先进的火箭,但是我们的民用大飞机却处于落后,我们有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但是我们没有引以为豪的CPU,我们可以发射出量子科学卫星,但是我们这个网络大国却建立在windows和安卓之上,以至于从今日的中兴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芯片上受制于人。

中国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发展已经有很多的年头,最近网络上有一篇原倪光南助手的梁宁所写的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讲的就是当年她和倪光南等人一起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历史,在这段艰苦奋斗的历史之中,倪院士等人也是通过聚集了巨大的资源研发我们计算机领域的核心技术,但是却没有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遵从市场化的导向,通过运用市场化规律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吴老一直以重视市场化改革而著称,他在谈到中兴事件时,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是危险的”,“促进我们自己的改革开放政策落实”才是主要问题。

毛主席说“原子弹,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但这是非市场化的工业技术。不认识到中国芯片是市场导向的,忽视市场规律,其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2、中国芯需要战略定位

第二个重要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芯片的未来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定位。这主要是涉及企业作为微观层面的个体策略。

正视竞争

中国芯片,包括还有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他们若是进入市场,那免不了会和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对手一决高下,比如PC端CPU的英特尔,操作系统的Windows,这是绕不过去的,若是没有针对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建立起正确的定位,那么,接下来所生产出来的芯片面向市场,也只会折戟沉沙。

华为公布全球第一5G基站关键芯片,尺寸变小超出50%

欧界报道: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在今年五月再次升级,华为自研芯片的供应链被完全切断。几个月后,美国又一次加强打压的力度,华为没法选购第三方企业的芯片。这一系列的美国打压策略将对华为的业务造成重大危害。因此近期大家都对华为芯片被禁的事儿都较为消极

倪光南院士是一位科学家,他比较崇尚技术,不是很懂市场,所以我们回顾他的芯片研发之路,我们看到他所带头研发的芯片,在和其他市场上的巨头们相比,只是在不断地弥补自己的短板,这就陷入和他们的同质化竞争了,没有打击竞争对手的不可回避之弱势,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独有优势,在面向市场时,就不会有竞争优势。倪院士讲“芯片产业主要分为设计和制造两大块,中国的短板主要在制造上,在制造上如果要赶上美国的水平还至少需要十年八年。”如果这样的,提倡所谓的“木桶效应”,那么中国的芯片产业也不知何时才能胜利。

重视心智

我们中国的芯片产业若要获得生存权而定位,需要的是围绕着用户的心智而配称资源,技术上的研发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忽视了心智,技术上的研发只会是竹篮打水。同样若是我们能够调动起消费者的认知,那我们才会生存,也才会发展。

格鲁夫推出了“Intel Inside”计划,要求电脑厂商在其电脑及广告上加入英特尔公司认可的“Intel Inside”图像或标志,目的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偏好,引导大众购买电脑时首先要认准Intel处理器,正是此举奠定了英特尔在PC处理器领域的核心地位。

高通把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CPU不同于PC时代电脑CPU的特点,抓住了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演变的契机,通过自己的方式建立了品牌,长期领先全球手机处理器市场。

乔布斯在个人电脑领域中遭到过IBM的挑战,后者曾在市场份额上大大超过苹果,但今天IBM电脑在市场上已经看不到了,它旗下的高端笔记本电脑THINKPAD被联想收购后也敌不过苹果,为什么?因为苹果电脑在最终顾客那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定位,征服了最终顾客,最终也借着终端产品包括后面的iphone、ipad,奠定了ios系统的江湖地位。

中国芯片的发展,最重要的挑战就是要面对众多巨头的重兵把守,找到它们强势中的弱势,或者率先开发出适合未来发展的不同于PC/移动时代的芯片,为自己创造出顾客,中国的芯片产业才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所以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不仅仅是技术之殇,人员之败,知识产权保护之败,最重要的是芯片企业的战略之败;只有坚定地坚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正确定位,正确地配置资源,才有可能真正突破他国的封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芯片发展之路。

本文为鲁建华先生原创,欢迎交流转发!

本文源自头条号:鲁建华|开创定位体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芯片半导体!N哥泪流满面

同志们 台积电 刚刚公布了一个 令N哥 泪流满面的数据! 说截止现在 他们已经累计制造出了 整整10亿颗 7nm芯片! 同志们 10亿颗! 你知道大陆现在 所有的芯片厂加起来 产出了多少7nm芯片吗? 对不起 0 在中芯国际 为14nm的技术 而彻夜攻关的时候 在华为海思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