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禁令苦了谁?美日韩企业受重创,德国半导体巨头表示没影响

没有美日韩,我们依旧有芯片可用?德国企业:对华供应不受美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Made In China”已经是家喻户晓,制造业日益强大,意味着我国对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芯片进口量年均增速接近10%, 2018年进口额高达达到3120.9亿美元。芯片的需求增加,芯片的制造能力却没能

导读:美国针对华为的全面芯片禁令从9月15日开始了,这样的芯片禁令究竟苦了谁?又伤害了谁?美国,日本,韩国企业受到重创,然而千里之外的德国半导体巨头却表示美国禁令对它没有任何影响!

美国为了打压一家科技企业动用了美国的国家力量,现在更是用全面的芯片禁令,要求全世界所有用了美国的技术或者设备的企业都不能向华为进行供货,美国的芯片禁令几乎让华为再也无法获得高端的手机芯片,也无法获利韩国,日本的高端零部件。然而美国这样做苦的不只是华为,美国,日本,韩国的企业都因此受到重创!

经济的经济都是供需两端互相平衡的结果,然而美国的芯片禁令彻底破坏了供需平衡的天平,而这样做不止会伤害到华为,也会让那些向华为供货的供应链受到重创。美国的高通公司将会因为这样的芯片禁令一年损失高达80亿美元,日本的供货商将会因此而付出上万亿日元的代价,而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所承受的代价更甚于前两者,因为美国的禁令将整个半导体行业价格下降。

美国的这种禁令打乱整个世界的半导体原则的发展速度,而这种影响将持续高达一两年时间,可以预想在未来的时间内投向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会变少,因为投资家会看到这个行业的风险,美国的整个半导体行业势必付出代价,而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势必将会大增,甚至是指数级的倍增,美国这样做苦的到底是谁?

从粒子探测到集成电路,工业传感器芯片的国产化之路

提及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是绕不开的话题。 1965年,戈登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对半导体行业做出精准预测,国际芯片巨头公司也展就此展开“制程竞赛”,从材料、架构等方面突破,从7nm发展到5nm。与此同时,国内最先进晶圆厂才到达14nm,面临技术困境,国产替

就在美国,日本,韩国的企业受困于芯片禁令之时,来自德国的半导体巨头却表示这个禁令对它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会向中国出货,加大投资,这个半导体巨头就是英飞凌公司。英飞凌的CEO莱恩哈德·普洛斯表示:英飞凌的核心知识产权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注册,这确保了其对相应技术100%的可控。英飞凌的大多数产品不会因为美国制裁而在中国受限。英飞凌期待在中国业务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并做好了应对更大竞争的准备。

英飞凌是全球半导体巨头之一,尤其是在汽车、充电和安全芯片领域。英飞凌的表态无疑给了中国的科技企业一个强心针,那就是哪怕美国的芯片禁令看上去是无法突破,实际上美国的技术也并不是滴水不漏,而全世界科技企业当中也有很多不需要依赖美国的技术,以色列很多科技企业就表现了对中国市场极大兴趣。

当然英飞凌的表态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声音,我们并不能说可以因此就放松了,毕竟美国的禁令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你才会拥有不被别人扼杀的可能,中国需要更加强大的半导体产业,从半导体设计,到半导体生产,再到半导体生态,中国不能再依赖外国的技术了,放弃科学无国家的幻想,打造真正完全自主研发的中国半导体行业才是我们的期待!

这里是小白世界,欢迎关注和评论!

本文源自头条号:小白世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科入局芯片制造,光刻机也将不再是梦想

随着9月15日,美国断供华为芯片的禁令正式生效后。极度依赖进口,让我们困扰了多年的芯片制造这一“诟病”,也从此不再避讳。为此我们所准备的一系列措施,也开始了正常的运转。一夜之间,如同当年华为海思一样,所有的“备胎”计划全部转正。 “科技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