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万亿储能市场更值得期待
鹏辉能源:配套爱玛电单车的电池已经批量出货
鹏辉能源5月29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和爱玛集团于2020年年底开启战略合作,目前是爱玛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配套爱玛电单车的电池已经批量出货。
选股理由:过往业绩快速增长+前期股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代码:300750 评级:AAA
本文分为六部分:一、业务与行业;二、公司治理;三、财务分析;四、核心竞争力及投资逻辑;五、盈利预测及估值;六、投资观点
(快速阅读可只读加粗及红色字体)
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9月30日 单位:亿元
成立日期:2011年;所在地:福建宁德 |
|||
一、主营业务与行业分析 |
|||
主营业务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
业务占比 |
动力电池系统71.58%、其他28.42%;出口11.89%; |
||
产品及用途 |
1、动力电池: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及电池包,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其他新能源出行工具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等。 2、储能系统: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和电池柜,可用于发电、输配电和用电领域,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站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能有效克服风能或太阳能发电不规则的输出特点、跟踪计划、弥补线损、功率补偿、削峰填谷,提高风力及光伏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以及实现用电领域峰谷电之间的平衡。 3、锂电池材料: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等,使镍钴锰锂等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
||
上下游 |
上游采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外壳等,下游应用至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储能系统(包括光伏电站、风电、5G基站、数据中心等) |
||
主要客户 |
蔚来、宇通客车、特斯拉、小鹏汽车等,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41.88% |
||
行业地位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20年电池装机量达到34GWh,占全球24.82%份额,国内约51%市场占有率 |
||
竞争对手 |
国外:LG化学、松下电器、特斯拉等; 国内:比亚迪、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
||
行业核心要素 |
1、电池产品性能; 2、全球化产能分布、规模与成本优势; 3、客户认同度、行业影响力; |
||
行业发展趋势 |
1、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明确 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将为乘用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随着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 2、行业集中度提升,动力电池赢家通吃 按照SNE Research统计,2020上半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为40GWh,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94%,锂电池行业是重资产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极强的马太效应,行业龙头将赢家通吃。 3、储能市场应用逐步成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变革的推进,在用电侧,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等应用场景逐渐成熟;在发电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成本降低,发电经济性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与之配套的储能电池需求亦快速增长;在输配电侧,储能电站调峰调频的经济效用显著,相关应用不断增加。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逐渐实现经济性拐点,储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25年储能市场装机空间将达到62-130GWh,2030年面向万亿市场 |
||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在全球7个动力电池基地总规划超过了200GWh动力电池产能,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达到250GWh。 |
||
简评 |
1、公司由ATL(宁德新能源科技,成立于1999年)动力电池部门分拆而出,2011年正式成立,现任主要股东及高管也是从ATL分离出来,因此技术上原本就具有丰富的积累,公司看似成长迅速,实则已经沉淀了多年。公司当前最核心的业务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其次为储能电池,储能电池未来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也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2、近几年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动力电池全球出货量仍然逆势增长,2021年预计出货量会有显著增长,尤其是在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加速; 3、储能电池这几年因为基数较小,不被市场关注,但是随着锂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光伏及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也不断延伸,如光伏、风电储能,5G基站、数据中心储能,工业用电平抑波峰波谷储能、家庭式储能。公司也已经和国家电网等多方签署了战略协议,积极布局储能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将成为动力电池之后的又一巨大增长点,而且市场规模并不比动力电池小,未来10年左右时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4、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布局了产能,包括加拿大、日本、美国、德国、法国,2020年公司装机量为34Gwh,预计在5年左右时间可以达到200Gwh以上,虽然电池售价会持续走低,但是五年内公司仍有3-5倍的增长空间(具体视市场发展速度、售价、产能达产时间而定),毕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电池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当下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近几年公司产能将决定公司的营收; 5、从竞争格局来看,公司目前最大的优势是产能优势,并且地处中国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同行松下和特斯拉在电池技术方面各有一定的领先性,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掀起了浪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也就是松下、LG、特斯拉和比亚迪,其他竞争对手目前尚不能形成有效威胁,预计行业未来将步入寡头竞争,毕竟投资和技术门槛太高,一般玩家根本无法触及; 6、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规模超万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领先优势突出,未来增长速度大概率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可以说公司所处的赛道又宽又长,增长确定性非常高。虽然营收增长确定,但利润的增长则需要关注公司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下移、费用控制情形,毕竟电池售价下降是趋势,公司成本下降速度低于售价将会导致毛利率下滑;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宏观经济周期对业绩的影响也会比较明显。 |
||
二、公司治理 |
|||
大股东 |
持股比例为24.53%;股权质押率:0% |
||
管理层 |
年龄:44-54岁,高管及员工持股:高管16%,员工持股平台约8.9%,覆盖数千人 |
||
员工总数 |
26775人:技术5364,生产15129,销售648;本科学历以上:7161 |
||
人均产出 |
2019年人均营收:171万元;人均净利润:17.03万元; |
||
融资分红 |
2018年上市,累计融资(2次):251.62亿,累计分红:8亿 |
||
简评 |
1、公司主要管理层股东均为ATL成员,技术沉淀深厚,高管及员工股权激励非常丰厚,激励充分,有大企业气派; 2、前十大流通股东以公募基金为主,获得主流资金的高度认可; 3、2019年员工数量超过2.6万,研发人员超5000人且人均薪酬超23万,拥有业内最有高效的研发团队;公司人均产出超170万,净利润17万,在制造业中数据较高水平,锂电池制造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做大做强的门槛非常高; 4、公司上市两年,净融资额约243亿,考虑到公司未来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行业的高速发展,预计未来仍将有大额融资,快速发展企业短期分红可以忽视; |
||
三、财务分析(仅列重要及金额较大科目)
|
|||
资产负债表 |
2020年Q3:货币资金664.37,交易性金融资产19.67,衍生金融资产11.55,应收账款158.4,预付款6.55,其他应收款49.23,存货93.47,其他流动资产14.16;长期股权投资23.12,其他权益工具14.89,固定资产171.98,在建工程56.56,无形资产24.7,商誉1.48,其他非流动资产38.78;短期借款43.61,应付账款226,合同负债54.17(-7),其他应付款36.3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56,其他流动负债5.81,长期借款54.19,应付债券147.61,长期应付款7.29;股本23.29,资本公积412.68,库存股7.1,未分利润164.78,净资产613.56,负债率51.67% |
||
利润表 |
2020年Q3:营业收入315.22(-4.06%),营业成本228.83,销售费用13(-11.94%),管理费用11.54(-29.15%),研发费用21.2(-6%),财务费用-6.91(+9.27%);其他收益9.19(+69%),投资收益-3.44(-448%),公允价值变动2.87,信用减值1.96(+76.61),资产减值8.18(+48.5),净利润33.57(-3.1%) |
||
核心指标 |
2017-2020 Q3年净资产收益率:18.99%、11.75%、12.78%、7.62%;毛利率:36.29%、32.79%、29.06%、27.41%;净利润率:19.39%、11.44%、8.32%、10.65%; |
||
简评 |
1、公司账面现金充足,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较大,占比还不算高,考虑到下游均是业内一流的车企,坏账核销风险较低;固定资产172亿元,在建工程56亿元,公司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有息负债约256亿元,大幅低于账面现金,且财务费用为负数,公司偿债压力较小;定增完成后公司负债率略高于五成,整体资产结构健康; 2、前三季度因疫情营收略有下滑,销售费用控制良好,管理费用大幅下滑应与2019年股权股份支付导致基数较大有关,研发费用超20亿,业内一流水平;公司融资渠道畅通,财务费用为负数;其他收益以政府补助为主,资产减值是因为存货跌价准备(电池售价向下趋势不变),预计2021年营收将显著增长,毛利率的波动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 3、公司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净资产收益率参照意义并不大;毛利率则连续几年下滑,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净利润率连续下滑后在2020年有所回升,预计未来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略高于先进制造业平均水平); |
||
四、核心竞争力及投资逻辑 |
|||
核心竞争力 |
1、领先的研发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5368名,整体研发团队规模和实力在行业内领先。完善的研发体系、强大的研发团队是公司研发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的保障。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2,642项境内专利及196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2,924项。此外,公司正在筹建对标国际一流的21C创新实验室,专注于未来能源领域技术布局,将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储能材料化学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更多未来新能源应用领域。 2、庞大的客户群体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公司拥有业内最广泛的客户基础,2020年上半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共3900余款车型,其中由公司配套动力电池的有2000余款车型,占比约51%,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公司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人才聚集、技术持续迭代、客户服务等多方面拥有较强竞争力。 3、稳定的管理团队 2020年上半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团队保持稳定,经营方式、盈利模式没有发生重要变化,也没有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核心技术人员辞职、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稳定的管理团队、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良性的激励机制共同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使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
||
投资逻辑 |
1、长期看好动力电池及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想象空间巨大; 2、公司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3、公司产能迅速扩张,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业绩增长可期; |
||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
|||
业绩 预测 |
预测假设 |
营收增长:45%、45%、45%;毛利率:25.5%、24%、23%;净利润率:9%、8.5%、8% |
|
营收假设 |
2021E:667;2022E:967;2023E:1402; |
||
净利预测 |
2021E:60;2022E:83;2023E:112; 注:假设数据即达到条件时对应的市值,须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调整。 |
||
估值 |
市盈率 |
合理范围:70-90倍(基于成长可持续性) |
|
合理估值 |
两年后合理估值:4700-5700亿; 当前合理估值:4700-5700亿(基于30%/年收益预期); |
||
参考估值 |
低于5200亿(不除权股价:230元/股) |
||
六、投资观点 |
|||
影响业绩 核心要素 |
1、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动; 2、储能电池行业发展速度; 3、公司产能达产情形; 4、公司成本下降速度和电池售价下降速度之差(毛利率波动); |
||
核心风险 |
1、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波动风险 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对全球经济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若未来全球范围内疫情防控态势恶化、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下滑,将影响整个新能源以及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3、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作为新兴行业,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如果不能始终保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并持续进步,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各细分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是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的结果。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
||
综述 |
公司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虽然沉淀多年但是成立仅有十年,发展极为迅速,也算是锂电池界和资本市场的神话,这些均得益于管理层超高的管理水平和极具战略的眼光。未来十年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行业需求均有望突破万亿级别,公司所处的赛道又宽且长。公司当前产品供不应求状态,产能将决定公司的营收,增长十分确定,而净利润的增长则需要看公司技术变更带来的成本下降的速度能否超过锂电池售价的下降速度。 |
||
A~AAA代表基本面非常优秀,B~BBB代表基本面比较优秀,C~CCC代表概念性比较强,评级仅为个人观点,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本报告以分享个人研究笔记为主,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证券买卖建议,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川谷研究所
本文源自头条号:川谷研究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四川行·签约项目show|仅68天,总投资280亿元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成都经开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5月29日,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80亿元,计划在成都经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