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重塑股份迭代大功率产品即将发布
「产业报告」锂电池原材料涨价影响——产业链材料普遍受益,电池短期承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报告摘要 ● 电池材料环节普遍迎来涨价:2020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需求端的强势复苏,电动车产业链上中游多个环节先后出现涨价。 ● 一季度电池材料盈利普遍提升,电池盈利普遍下滑:正极方面,1Q21头部三元企业的综合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自去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政策发布以来,尽管业内一直关注的首批示范城市群名单还未最终公布,但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从政府到企业均在积极合力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
伴随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在重型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正成为相关企业相继重点开发的产品。
以目前正处于IPO过程的重塑股份为例,在6月1日上海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氢能峰会”上,重塑股份董事长兼CEO林琦就透露了公司即将于近期发布一款更大功率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堆,功率密度达4.4kW/L,设计寿命约30000小时,旨在提升产品经济性的同时,为更多元应用场景下的重卡提供高效且稳定的动力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0日,重塑股份自主研发的PRISMA VI镜星六燃料电池系统产品荣获国际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 TÜV北德集团颁发的电磁兼容(EMC)认证双证书,标志着重塑股份在燃料电池产品技术要求方面已达到欧盟标准。这也是中国国内首个获得国际适用范围最广的汽车电子EMC法规—— ECE R10认证的燃料电池产品,体现了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EMC开发方面已建立起国际竞争力 。EMC是衡量汽车质量、性能、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燃料电池开发中的关键挑战之一。
重塑股份作为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位处于氢能行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围绕燃料电池技术进行自主创新,目前已掌握燃料电池部分核心技术,同时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产品低成本、长寿命、高经济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快速迭代等核心技术竞争力。并且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已于3月2日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3月30日状态更新为已问询,拟在资本市场中更进一步。
重塑股份董事长林琦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范围,氢能和燃料电池凭借其技术与环保双重优势,已成为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目前,欧洲和亚洲政府与相关企业正积极协同,加快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在终端的应用。”
在日韩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对氢能行业的布局早有规划。德国在欧洲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的专利最多,法国拥有160个氢能源项目,欧洲的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拥抱氢能源,包括雷诺、佛吉亚和米其林在内的整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均在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日韩国现代汽车则表示,计划在十年内出售多达70万辆的NEXO车型。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装备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氢能产业总体尚处于试点示范、市场推广阶段。未来的三到五年将是我国氢能规模化、自主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也引得国内资本抢滩布局氢能行业。
全球热销TOP10车型配套电池“解析”
近日,EV Sales公布了今年1-4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今年前4月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已突破150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5.7%的份额(含PHEV、BEV),已经超越了2020年4%的占比,这也可以看出,电动车型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在快速往上攀升。 数据显示,今年1-4月
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去年国内电池系统环节的整体投资已接近200亿元,虽然低于汽车环节投融资规模,但是电池系统投资占比大幅提升,从2019年占比17%,提高到去年的38%。除投资角度外,我国燃料电池企业正在从技术、应用场景、行业布局多维度追赶国际巨头。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亿华通-U去年登陆科创板,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倍,重塑股份也正在登陆科创板,其深入国内多地,与当地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建氢能产业生态,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项目落地。同时,重塑股份基于真实场景需求,从城市公交、物流运输,到市政环卫、工程机械等,研发出多种场景下的综合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重塑股份位于江苏常熟的首座ASTRAWORKS星空工厂也荣获RDW工厂审核认证,这表明重塑股份的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流程能够保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要求,符合欧盟法规要求,相当于取得获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据重塑股份在上交所科创板披露的招股书中显示,公司目前已掌握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仿真、控制、集成以及安全性等核心技术,已开发完成CAVEN系列、PRISMA镜星系列燃料电池系统,覆盖轻、中、重型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
最新公开资料显示,重塑股份PRISMA VI镜星六燃料电池系统作为中国国内首个获得国际适用范围最广的汽车电子EMC法规 —— ECE R10认证的燃料电池产品,不仅进一步证明该产品可以安全地被集成至乘用车和商用车中,同时体现了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EMC开发方面已建立起国际竞争力。
从研发投入来看,2017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大体呈上升趋势,整体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约25.23%,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27,178.58万元。
业内人士称,自“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以更大规模、更高比例发展,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进入大规模、高比例、低成本、市场化发展新阶段,这也成为氢能推广的动力。在新阶段的征程中,需要国内有技术,有愿景的新能源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性,在“碳中和”元年蓄势待发。
编辑:宋杰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国经济周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航锂电融资近60亿再拟上市 动力电池站上资本风口
尽管宁德时代仅在万亿市值站稳一天,但足以让各电池厂商看到资本市场对动力电池板块的追捧,均加速IPO。6月7日,有消息称,动力电池生产商中航锂电计划在明年IPO。不仅中航锂电,此前蜂巢能源也透露计划明年在科创板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动力电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