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电池企业命运的反击战!若非国家出手,宁德时代或已歇火

锗电池性能远胜硅电池,云南锗业究竟受益几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无论是从光电转换效率还是稳定性来看,太阳能锗电池都比传统的硅电池高很多,但在地面光伏领域为何却迟迟未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锗业,002428.SZ)于8月10日发布公告称,由控股子公司中科鑫圆实施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风头十足,市值超万亿、掌舵人曾毓群超过李嘉诚跻身“香港首富”,甚至有机构预测其40年后的高业绩。

最能说明宁德时代地位的,还是业界数据。近日,韩国新能源分析机构SNE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达到34.1GWh,超过位列第二的韩国LG能源(LG化学电池业务子公司)约两成,可谓“一骑绝尘”。

宁德时代如此霸气,与其技术创新、产业链打造密不可分,但国家的加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国家“出场”,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高光局面,相反,“主角”可能正是如今被中企甩在身后的韩国LG能源。

重大转折,发生在2015年。

这一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但另一方面,随着三元锂电池逐渐普及,以LG化学和三星SDI为主的韩国厂商横扫中国市场。

疯狂到什么地步?由于产能供不应求,LG总部一度取消了对中国公司的出货量考核。换句话说,这就是“王者蔑视”。

更令国内电池厂商措手不及的是,韩国厂商一边大力扩产,一边大打“价格战”,直接将价格打到1元/Wh,国内品牌电池出厂价还普遍在2.5元-3元/Wh。当时,出货量最大的宁德时代收入刚破50亿元,只有三星SDI的八分之一,连招架都勉强,更不用说反击。

面对韩国电池厂商的猛烈“进攻”,国家出手“拉偏架”。

2015年4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相关企业设定门槛,比如产能要在2亿瓦时以上。这意味着,和单纯补贴不同,这份俗称“白名单”的文件“扶优扶强”的意味相当明显。

实力较弱的品牌陆续被淘汰,行业趋于集中,中国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产能飙升,为“反攻”韩国厂商走好了第一步棋。

2016年11月,工信部再度发布新版“白名单”征求意见稿,对产能的要求比2015年的文件一下提高40倍。尽管业界认为要求过于严苛,但不可否认,这一“白名单”同样对国内厂商保护有加,能帮助它们进一步“做大”,“这是当时雄心勃勃的韩系厂商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详解“刀片电池”,看看比亚迪如何将普通的电池,变得不一般

去年3月份,一段关于《三种动力电池针刺试验》视频发布,彻底奠定了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更胜一筹的事实基础。在当时的实验中,除了与普通的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做对比外,比亚迪还加入了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三元锂电池作为参照,结果表明磷酸铁锂“刀片电

两年时间,中国公布四批名单,从2015年11月发布的第一批目录开始,直到2016年6月发布的第四批目录,没有一家韩国企业入选。其中,第四批有32家企业涌进,依然没有LG化学和三星的身影。

这一策略,令LG化学在中国“折翼”。白名单公布后,LG南京工厂正好竣工,本来想打造成公司在全球的第三大电池生产基地,随着第五批名单在2017年“难产”,LG化学只得把南京工厂卖给吉利。

到2018年,仅前十个月,全球车载电池厂商出货排行榜的前10名中,有7家中国企业,而宁德时代被认为是“白名单”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日本电池厂商都有点愤愤不平,公开表示:“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无法获得这一地位!”

中国企业追赶上来,政策随之发生变化。2019年6月,工信部发文正式废止“白名单”,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真正的较量拉开帷幕,外资重新布局中国市场。

很快,在中国市场处于苦苦挣扎的LG化学再次发起挑战,主管电池研发的高管Kim不无兴奋地直呼“这是一股顺风”。

出乎LG化学等韩企意料,大势似乎无法扭转。除了去年因疫情两次被LG化学拿下,这五年多以来,全球动力电池一哥的“宝座”都由宁德时代掌控。

政策出,行业起,王者易,网友感叹:“国家大智慧让人佩服!”

参考资料:

1.宁德时代问鼎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榜首,界面新闻

2.动力电池的变局时刻,每日财报

3.阳谋与赌局:中国动力电池的生死竞赛,远川研究所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源自头条号:华商韬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固态电池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一种“物美价廉”的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问世,这一新材料有望推进安全且具有更大能量密度提升空间的全固态锂电池商业化进程,让全固态锂电池“渐行渐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新材料——氯化锆锂,克服了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