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韩国吊打美国!国家一路护航,中国动力电池6年实现完美反攻

上兵伐谋:打赢TWh时代电池“交付战”

撰稿丨闫志刚 编辑丨麦 子 美编丨CBEA独耀 继“芯片荒”之后,“电池荒”成了车企、电池企业新的,并且可能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新焦虑。 年初,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曾直言,“未来5年,锂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TWh时代,高效率、高品质的交付将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然形成“产业链大合唱”。

据媒体报道,不只是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市值万亿上下的巨头,股价一飞冲天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股还有很多,其中锂电池板块表现最为突出,比如融捷股份、西藏城投、赣锋锂业、盛新锂能,投资收益都超过2倍,最高达到惊人的7.5倍。

全面开花、利好迭起,高光局面背后,是国家近乎激进的“护航”举措。

别的暂且不说,仅仅是对韩国电池厂商的封杀,就在很大程度上为现在的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中国赶英超美,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普及,LG化学、三星SDI等韩国厂商横扫中国市场,由于产能供不应求,LG甚至一度取消对中国公司的出货量考核。

与此同时,韩国厂商还大打“价格战”,价格不到国内品牌电池出厂价的一半。如此猛烈的攻势,中企完全无力招架,连出货量最大的宁德时代2015年收入也刚破50亿元,只有三星SDI的八分之一。

眼见韩系电池厂商重兵压境,2015年4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一份带有明显“扶优扶强”意味的“白名单”应运而生。此后,工信部发布新版“白名单”,进一步保护中企。

两年时间,中国公布四批名单,从2015年11月发布的第一批目录开始,到2016年6月发布的第四批目录,没有一家韩国企业入选。可以说,这是比当年娱乐产业更为严格的“限韩令”。

封杀到什么地步?发布第四批目录的同一个月,韩国前国务总理黄教安到访中国,讨论的问题就包含“白名单”。

中国丝毫没有松口,依旧没有一家韩国电池厂商入选目录,这样一来,此前蔑视中企的LG化学在中国市场也长期“处于苦苦挣扎”的状态。

正是中国封杀韩系电池厂商,为中企赶超争取到了难得的窗口期,接着对龙头厂商进行“精准帮扶”,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企迅速驶入快车道。

这之后,中国对海外厂商打开大门,韩系电池厂商再次发起挑战。然而,时移势易,中国人主导动力电池行业的时代渐渐成型。

美国总统拜登公开承认:“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而电动汽车的一个关键部分是电池。目前,这些电池80%的制造都在中国完成……这使得他们能够垄断这些电池的供应和原材料市场。”

中航锂电248亿元电池项目落户合肥,与宁德时代“抢地盘”?

文丨AI财经社 魏帅 编辑丨冒诗阳 8月10日,中航锂电宣布与合肥市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当地新建年产能50 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基地。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上的消息,该项目总投资为248亿元,选址于合肥市长丰县。 AI财经社了解到,目前中航锂电的产

拜登不是给中国“戴高帽”,而是着眼于自身。

和中国高举高打,用政策驱动产业升级不同,美国要保守得多,补贴等政策严重滞后,电动车应用速度缓慢,电池生产也大多集中在海外。相关专家直言,如果不断增长的电池需求只能由外国公司来满足,美国工业将受到影响。

据彭博社NEF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池市场的年产值将从2020年的约280亿美元上升到约116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为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供电,以及在电网中存储可再生能源,但美国“能占到的份额可能很小”。

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纽约州恩迪克特工厂的一位老板弗兰克·普利亚斯感叹:“我傻眼了。欧洲和亚洲有这么多操作,在美国几乎没有。”

正因如此,今年3月,美国发布《基础设施计划》,提出将投资1740亿美元支持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内容涉及完善国内产业链、销售折扣与税收优惠、到2030年建50万个充电桩、校车公交及联邦车队电动化等。

看起来是“重大利好”,但据8月10日最新消息,这一“基础设施计划”由最初的2.3万亿美元缩减至1万亿美元,“支持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资金也必将大打折扣。

不难看出,美国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被吊打”的状况,而韩系厂商紧赶慢赶,日系松下难以构成决定性威胁,中国在动力电池行业将继续领跑全球。

参考资料:

1.《电池这场仗,中国打败美国?》,汽车商业评论

2.《阳谋与赌局:中国动力电池的生死竞赛》,远川研究所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源自头条号:华商韬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锂电池行业专题报告:海外锂电池厂扩产梳理和国产设备的机遇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邬博华、赵智勇、马军) 01 海外电动车市场持续发力 欧洲:未来消费崛起将接力政策逻辑 欧洲市场在2020-2021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欧系车企也加大了纯电动平台新车 型的投放力度,但政策仍是欧洲市场的核心驱动逻辑; 2022年欧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