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自主研发“穿”在身上的全柔性电池
一块电池可用2.8万年,充电或将成为历史,新兴技术再引热议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小到手机大到空天舰母、货车邮轮,都要用到电池。 一块电池,我们常见,但一块可用2.8万年的电池,可就触及大多数人的知识盲区咯! 从世界上第一块电池诞生至今,科学家们对于电池储存电量的探索,从未间断。 普通电池立体图 19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2日电 (陈静 吕京笏)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器和充电宝,通过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如今,听上去如科幻片一般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记者2日获悉,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解决了相关难题,连续构建出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该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可紧贴人体不规则轮廓,像普通织物一样轻薄透气,确保良好的穿着舒适度。
这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自然》审稿人评价其是“储能领域和可穿戴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研究”和“柔性电子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心脏”,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器件是现代电子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纤维锂离子电池研究取得了系列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难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科技部续超前:芯片短缺、燃料电池用氢成本高等问题需高度关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王琳琳)9月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第十七届泰达汽车论坛上了解到,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存在若干的痛点需要关注,例如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对于高度电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规芯片是重要的问
彭慧胜团队从2008年开始研究新型柔性电池系统。2013年,彭慧胜团队提出并实现了新型纤维锂离子电池,为满足智能电子织物等可穿戴设备能源供给需求,提供了新路径。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何纪卿和路晨昊告诉记者:“纤维锂离子电池就如同毛线,要织成一件可以充电的毛衣,必须保证有足够长的毛线。”事实上,迄今为止报道的纤维锂离子电池长度往往仅在厘米尺度,能量密度也比较低。
团队发展出相关方法有效解决难题,自主设计和建立相关标准化装置,最终实现了高性能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制备。 纤维锂聚合物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据介绍,长度为1米的电池可以为智能手机、手环、心率监测仪、血氧仪等可穿戴电子设备长时间连续有效供电;纤维锂离子电池循环500圈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仍然达到90.5%;在重复水洗、挤压等严苛环境下,该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依旧保持稳定。据透露,研究团队已经获得了高性能的大面积电池织物。“如果将电池织物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集成,可安全、稳定地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何纪卿说。
不过,彭慧胜直言:“可穿戴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很多功能已经实现,但对于真正的推广普及来说,依然任重道远。”比如,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更加先进的编织技术,将纤维锂离子电池高效地编织到各种衣物中,使穿着更舒适、更美观等。这位专家期待锂离子电池领域产业界的合作者加入,共同探索解决新型电池体系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完)
本文源自头条号:海外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池容量大 VS 充电速度快,只能二选一你怎么挑?
电池技术的瓶颈在哪里? 当前我们正在用的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基本都是锂离子电池。 为什么呢? 锂离子很活泼,非常适合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左右横跳,单位体积与单位重量的锂离子电池能存储电的量都远高于其他配方。 真的不是人类不够努力,而是研发电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