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狂飙下钠离子电池优势显现 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谈产业发展前景
电池份额全球第1!宁德时代“进军”非洲,入股全球最大锂矿
在汽车向电动化转型之时,电池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而在电池市场,毫无疑问,中国厂商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这其中,宁德时代更是异常耀眼。 日前,据报道,宁德时代持续布局全球锂资源,其参股公司将出资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2亿元)入股非洲一锂矿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吴凡)讯,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市场今年持续火爆,其中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更是连续走高。而在锂资源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早有企业将目光投向钠离子电池。
今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则在近期透露,明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投入生产。
而在政策端,近期,工信部在对《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的提案》的答复函中表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布局,推动钠离子电池发展。
那么目前国内钠离子电池达到了怎样的技术水平?距离商业化应用还需多久?国内哪些企业已跑在了行业前列?《科创板日报》记者展开调研。
钠离子电池的三种技术路径
9月28日,由中共无锡市惠山区委、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海临创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上海财联社、现代快报+·ZAKER新闻协办的2021中国无锡(惠山)未来产业创新峰会暨上海临创产业研究院苏南分院开院仪式在惠山经开区举行,期间,中科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进行了围绕钠离子电池的主题演讲。
胡勇胜表示,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所有二次电池体系中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综合性能应该最好的,且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了10倍,所以是当前电动汽车最佳的选择。但其未来的风险性在于,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极不均匀(约70%在南美洲)。
有新能源行业资深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80%锂资源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的风险,难以同时支撑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两个产业的需求和同时发展。
而在成本方面,据生意社价格监测,直至9月28日,工业级碳酸锂综合价格处于15.3-18.7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综合价格处于16.3-20.5万元/吨。总体来看,9月开始碳酸锂价格延续8月末的上行走势持续迅猛上涨,而且上涨幅度更是不断加大。
随着资源端瓶颈逐渐显现,以及上游成本端带来的压力,因此行业内部加快了对资源储备更加丰富、成本更低的电池体系的研究和量产进程,钠作为锂的替代品的角色出现,在电池领域受到关注。
安德利拟间接控制南孚电池 转型电池行业
9月29日晚间,安德利披露成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支付现金向宁波亚丰购买亚锦科技36%的股权,交易价暂定24.56亿元;拟以现金方式向公司股东陈学高出售安德利工贸100%股权,交易价暂定不低于10.73亿元;之后宁波亚丰将其持有的约5.63亿股股份(占亚锦科技总
记者了解到,从技术路线看,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目前钠离子电池有三种技术路线,其主要技术路径根据使用的不同正级材料来区分。第一种是使用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该材料具备性能可以实现快充,循环寿命长,但成本较高;第二种是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有部分公司在布局;第三种是层状氧化物材料,不过该正极材料中含有镍和钴,成本相对较高。
尚处于产业化的前期阶段
对于第三种技术在路径中,是否存在一个镍和钴的替代元素,具备相同性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对此,胡勇胜表示,其团队发现铜具有镍、钴的性能,且铜的成本是镍的一半,是钴的四分之一,最终研制出铜基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而在负极材料方面,胡勇胜称,“我们提出利用非常便宜的无烟煤,将无烟煤变成碳材料,最终经过简单的处理用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性价比非常高。”
2017年,胡勇胜创立了中科海钠,据了解,中科海钠开发出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145Wh/kg,循环寿命达4500次以上。
今年3月,中科海钠宣布完成数亿元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梧桐树资本,该轮融资将用于搭建年产能2000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
除了中科海钠外,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华阳股份等企业均在着手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产业布局。
上述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将主要应用于150Wh/kg以下应用场景,提供宽温区,更安全,更高倍率,更低成本的储能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很有益的补充,形成对锂离子电池的支撑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锂资源短缺引发的储能电池发展受限问题,同时逐步替代铅酸电池。
也需要注意的是,平安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目前钠离子电池尚处于产业化的前期阶段,短期内由于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程度较低,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的优势并没有提到充分体现。若技术进步或者成本改善的节奏慢于预期,将影响产业化进程,导致其失去竞争优势。
本文源自头条号:财联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权威专家解读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线:多元化成必然趋势,5至10年内锂电池仍是主导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裴健如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正在逐渐摆脱“里程焦虑”。 如,最新上市的小鹏P5最高续航里程为600公里,合创汽车推出的新车合创Z03最高续航里程为800公里,广汽埃安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的AION LX 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