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指数年内涨幅超45% 燃料电池产业链获资本青睐
磷酸铁锂电池爆发!上游材料年内大涨130%,产业链个股名单全梳理
·点加关注,持续收看原创 记者 | 齐永超 受特斯拉宣布扩大磷酸铁锂电池使用等事件刺激,A股相关概念公司德方纳米、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均在近期开启了一轮加速上涨行情。 因为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电池更好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当质量能量密度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近期关于氢能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第一批氢能源示范城市落地,意味着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氢能产业链建设正式展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明确指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各地陆续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A股市场也“氢舞飞扬”,部分氢能概念公司年能涨幅已经翻倍。
关注真“氢能源”谨防蹭热点
目前进入氢能赛道的除了氢能产业链公司外,还有光伏、风能等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氢储能”的公司,以及布局氢燃料电池的车企和发动机生产企业。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氢能源板块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24家,截至10月29日,氢能源指数(861268)年内涨幅超45%。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氢能政策在今年密集落地,各地的氢能项目快速启动,让市场对氢能产业的未来给出较高的期望;另一方面,氢能概念公司如美锦能源、阳光电源等,今年三季报都有较好的业绩表现,也提振了市场对于氢能产业未来成长性的预期。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张翠霞表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氢能时代,目前氢能发展处于政策驱动环节,产业链正迎来一个长期的发展机遇,而此前市场对于氢能产业的估值较低,导致氢能概念公司今年涨势明显。
张翠霞说:“从政策方面、经济方面看,氢能的未来前景已经越发明朗了,即便目前氢能板块涨幅较高,存在高估和回调情况,但未来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和股价的长期走势依然乐观。但需要投资者谨慎的是,由于氢能产业刚刚起步,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被市场视为氢能概念公司,但其自身可能只是涉足氢能产业链外围,并不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是蹭热点,不具有长期价值。”
锂电池汽车后,燃料电池再获青睐,未来将为新能源汽车再降成本
伴随着蔚来、理想、威马、小鹏等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进入第二阶段。 尽管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但同时,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政策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与性能更为凸显。 而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走电动锂
燃料电池成为上市公司定增焦点
目前氢能与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相比,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问题仍是成本。在制备、运输、储存等各环节,氢能的相关成本都居高不下,这虽然限制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但也给相关公司带来技术创新的动力,推动氢能产业链公司突破成本限制,积极探索技术研发与创新。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钟丽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氢能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相关技术投入不断加大。氢能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发电、储能、运输供能(氢能汽车等)、工业生产、供热等,企业参与氢能产业发展应注意与现有产业优势相结合,使得氢能产业与企业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最大化。
钟丽说:“氢能产业发展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未来不确定性仍然较大,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发布和绿色金融的发展,投资者对绿色产业的关注也逐步升温,企业在发展氢能产业时应积极利用绿色债券等方式减低融资成本,或者引进财务投资者进行合作,避免完全采用自有资金投资,分担风险,整体上把控投资氢能产业的风险水平。”
氢能产业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扩大自身规模。如美锦能源定增方案投向氢燃料电池电堆项目,鸿达兴业定增投资年产5万吨氢能源项目,亿华通定增投资燃料电池综合测试评价中心建设项目,引入了北汽新动能、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战略投资者。《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去年年初截至2021年10月29日,已有38家氢能源概念股公司发布定增方案,这一数量几乎是此前五年的总和,而且近两年的定增主要聚焦于燃料电池领域。
隆众资讯氢能分析师高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商业化角度看,氢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场景有望最早实现,只是目前氢燃料汽车的成本偏高,很多核心材料和部件较为依赖进口,此外国内加氢站的投建已经在加速布局,但支撑氢燃料汽车广泛运营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些都需要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尤其是氢能下游应用的项目,基本围绕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项目、燃料电池汽车等。
(编辑 孙倩)
本文源自头条号:证券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大电池制造商不断扩充产能,电动汽车电池供应仍然紧张?
照估计,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约为250万辆,到了2030年将会增长12倍,达到3110万辆,占新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因为电动汽车快速扩张,电池制造商不断建厂,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电池短缺问题。 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比较积极的有中国、美国和欧洲,汽车电池主要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