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火爆背后或临调整窗口

行业观察|乘用车动力电池:中国锂电池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行业观察 | 乘用车动力电池:中国锂电池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免责声明:十分感谢“盖世汽车研究院”对内容的授权。此次转载仅作分享用,不代表本司立场,也不构成其他建议。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以保证您的权益。 动力电池:中国锂

2021年,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新能源汽车超预期增长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发展风口。市场供不应求、企业纷纷扩产、资本市场风起云涌……让动力电池行业在2021年风光无两。近日,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后发现,火热市场的背后依旧存在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颠覆性技术研发不确定性大、研发人员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长坡赛道”同样面临短期调整

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持续“供不应求”态势。记者在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地江苏调研发现,多家头部企业2022年订单已经排满,部分企业甚至已拒收新增订单。

中航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1至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128.3GWh,同比增长15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0万辆,同比增长47%。

良好的预期带动动力电池产业加速扩张。根据已公布的数据,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孚能科技欣旺达、瑞浦能源等在内的企业,至2025年合计规划产能将达3TWh。

“大规模产能的运营能力也是当前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中航锂电副总裁王小强认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企业稳定的供给能力是抢抓市场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凯认为,目前各地规划的产能总量很庞大,但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产能不够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2021年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动力电池产业在2021年末至2022年初迎来了一波深度调整,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月10日间,累计下跌幅度超过17%。多家券商机构表示,受前期涨幅过大影响,2022年的锂电池产业或将迎来调整期。

三大不确定性值得关注

一边是乐观的发展预期,一边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动力电池行业的“割裂表现”主要受到三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一是关键原材料在外,供应链存安全风险。尽管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具有相当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现有技术路线下,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中所含的锂、钴等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这也是为什么2021年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诸多龙头企业纷纷“目光向外”找矿的原因。

“全世界钴储量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等国家,能否稳定供应存在诸多变数。”杨凯说。

与此同时,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也导致动力电池产能应用出现“肠梗阻”。

电池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蝴蝶效应会否波及到主机厂和消费者?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电池原材料的疯狂涨价,迟早会波及到主机厂。 近日,日经亚洲报道,由于锂和其它原材料的供应无法满足不断膨胀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经历了10年的大幅下跌后,或将在2022年上涨。 事实上电池涨价的消息在2021年下旬就开始流传。去年

蜂巢能源首席运营官何胜奎表示,国内动力电池厂家对锂矿的加工能力是充足的,但锂矿的供应则显短缺。“现在一些厂家在囤货,进一步加剧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所以,看似各家的产能规划非常惊人,但能否兑现还要打问号。”

二是颠覆性技术何时实现存在问号,盲目扩张容易“打水漂”。近年来,固态电池、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概念层出不穷。“包括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在内的技术路线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杨凯表示,近年来,虽然不时有企业宣传在电池的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真正量产并获得市场认可的还不多。“大家都看到了短期突破的希望,但短期是多短?三年还是五年,实际上没人说得准。”

值得注意的是,先发的日韩等电池龙头企业已经在多个技术路线上做好了专利布局,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若想“换道超车”或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在“1GWh产能需要近2亿元投资”的背景下,企业产能扩张应该把握好节奏。

三是技术人才短缺,令行业竞争过早进入“肉搏战”。 “企业研发团队成员中,没有一个人未接到过猎头的电话”“跳槽一下工资起码翻倍”“贴着招聘信息的车子就在厂子周围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国内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相关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已经进入“贴身肉搏”状态,个别企业甚至干起了“圈养”,即高薪聘请研发人员后,让这些人员从事相对低端的工作,只为了让其他企业招不到人。

“往往一家新电池厂投产,就容易对其他企业的人员队伍产生冲击。”有企业负责人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助推下,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但人才的培养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人才短缺问题将成为掣肘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龙头企业是关注重点

多位受访对象预测,动力电池产业在经历了2021年的快速增长后,2022年将出现结构性分化。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动力电池的高投入特征,令需要重资产投入的电芯产能集中在头部几家公司手中,在原材料、人力成本等涨价因素推动下,缺乏规模效应的“中小玩家”已经难有市场空间。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2022年,锂电池可能会出现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的过程,这将会加大行业竞争,而龙头企业更有优势。

具体来看,东吴证券研报预测,受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2022年电池或涨价5%至10%,核心公司出货量有望翻番。从具体产业链看,碳酸锂、隔膜、铜箔等或将出现全年偏紧状态,建议关注产业链中游的龙头企业和价格弹性大的锂资源龙头企业。

中航证券研报认为,受电池厂扩厂因素影响,锂电设备高增长确定性较强,那些绑定头部电池企业、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的锂电设备龙头公司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作者:□记者 朱程 孙寅 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文源自头条号:光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锂电池“痛点”深藏巨大商机

随着我国“双碳”相关工作的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飙升,2021年的锂电池板块“火了”。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时曝出的相关事故也引发人们的担忧。未来,锂电池储能应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性?业内人士指出,储能安全是个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