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如何顺势而为?

助推“双碳”目标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五菱新能源战略发布

  中新经纬3月10日电 作为耳熟能详的“神车”品牌,五菱一直以来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尤其是mini EV的火爆让五菱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这也让五菱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道路上更加信心百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五菱发布了“两个

【精品能源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都增长了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后,产业内仍然存在诸多待完善之处,如何去补足和完善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相关代表积极建言的重要议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将推动能源转型,这也将刺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不过,由于汽车产业供应链较长,且能源端、技术端、用户端相互牵制,给汽车产业减碳带来极大挑战。

“双碳”目标下,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如何顺势而为?持续高端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将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双碳”目标催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谋局高端市场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寄予厚望。加速“脱碳”成为汽车行业大趋势,车企若要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是必然的方向。

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要达到40%左右。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仍有极大的可增长的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与合资车企都希望抢得先机,力争在新能源赛道取得好位置。而随着新能源赛道竞争的加剧,中低端新能源车市场开始极度“内卷”,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则渐成蓝海。相比之下,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更高,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

可以看到,2020年以来,长安东风、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旨在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主流中国品牌车企均发力新能源高端品牌,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抢占新兴市场的目的。

东风集团的岚图、长安汽车的阿维塔科技、北汽新能源的极狐、上汽集团的智己和飞凡、吉利控股集团的极氪,以及长城汽车坦克和沙龙等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都是在同样的背景下进入市场。

其中,刚刚作为独立品牌运营的飞凡汽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飞凡汽车正是上汽集团把握转型机遇期,专注于电动车市场进行独立的品牌和产品型谱布局,正式推出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运营,依托上汽集团强大的技术体系能力与产业链布局,加速抢占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

谋局高端市场,迈入2022年,中国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作将会更多。

李书福的新能源汽车进阶之路

(两会人物)李书福的新能源汽车进阶之路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万淑艳)今年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五年,也是他参加全国两会的第20个年头。此前,李书福曾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这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市场

技术过硬,中国品牌向高端化进攻将更具优势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然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新抓手。得益于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原创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品牌销量的新增长极。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也使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化进攻更具优势。

特别是技术领域,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中国品牌推出的新能源产品都有不少看点。

在功能升级方面,比如威马汽车的威马M7上配备了包括3颗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1个独立高精定位模块在内共32枚智能感知硬件的智能辅助驾驶配置。

比如,飞凡汽车的飞凡R7上搭载的PP-CEM TM像素级点云融合高阶智驾方案,其采用的像素级超密度点云融合感知技术,配备33个感知硬件,标配Premium 4D成像雷达,配合英伟达Orin超算智驾芯片、全球首发量产Luminar 激光雷达等前沿智驾配置,可实现更精准的多场景物体识别,将智能驾驶的安全等级提升到全新高度。

并且,包括阿维塔11、AION LX PLUS、小鹏G9等车型在内的10余款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都用上了激光雷达。

值得一提的是,早些年激光雷达的售价不菲,通常是百万级豪华车采用,如今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中已成标配。这也得益于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内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链不断向上,高科技配置加速渗透至自主品牌的更多车型。

除了车型功能得到升级,自主新能源企业的纯电平台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甚至头部品牌的平台已经开始迭代了,例如比亚迪e平台已经发展到第三代。除此之外,多个车企也推出了纯电平台,例如小鹏汽车的全新一代电动平台,该平台在智能驾驶、续驶性能、充放电效率等方面都很优秀。

可以预见的是,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未来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显然,中国品牌在新技术、新平台上不断加码,有助于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向高端化发起进攻时保持更强的竞争优势。

“双碳”时代,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的机会与挑战并存。要想在新能源的赛道上走得又好又远,顺应“双碳”大趋势,加速发展并且脚踏实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方向。(来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国能源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首次突破千万千瓦

新华社武汉3月10日电(记者侯文坤)据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3月8日,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首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达到1026.51万千瓦,占全省用电负荷的40.4%。新能源日发电量达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和日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