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买与不买?安全性、品牌力、充电问题影响购车意愿「聚焦315」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今年北京将新增800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上海将出台新一轮氢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赛道……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加快落实各项工作,燃料电池汽车对氢能产业链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能
摘要:从调查数据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已基本与燃油车持平,有52%的被访者认可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不断被曝光的新能源汽车自燃、充电难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近300万辆,渗透率达14.8%,各种问题也开始集中爆发。《华夏时报》在3•15之际以调查问卷方式,针对新能源汽车投诉热点、新能源汽车品牌信任度、售后服务问题、消费趋势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信息采集,共收集有效问卷296份,32%的被访人群为新能源汽车车主,调查层面涉及车主、潜在车主、各品牌店面、市场专业人士等。从被访人群看,男性占比达72%,80后占比最大达41%,三口之家和四口以上家庭占比共达62%,56%的人在1-3年内有购车计划。
从调查数据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已基本与燃油车持平,有52%的被访者认可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趋势;在不考虑上牌和限行的情况下,仍有66%的被访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但与此同时,不断被曝光的新能源汽车自燃、充电难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安全性是最大痛点
在购车首先考虑的几大要素中,安全性、品牌及口碑、售价位列前三,其次是使用成本、智能化和保值率;其中,安全性占比超过30%,品牌及口碑占比达26%,售价占比达18%。
在安全性方面,有45%的被访者表示“负面事件会极大降低购车意愿”,31%的人表示“会视具体品牌而定,不会以偏概全”,24%的人表示“不会太在意,毕竟燃油车也存在各种安全问题”。
和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否更低?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自燃事件,相关部门已给出权威数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率是0.049‰,而根据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燃油车的年火灾事故率约为0.1‰至0.2‰。同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率明显低于国外的事故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表示:“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电机的技术水平日益进步,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逐年提升,比早期水平提高很多。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由单纯的电池安全逐渐转到系统安全层面,通过全系统各类安全措施去提高安全性,能够实现三元电池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防可控。”
“安全性是靠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流程来保障的。”王耀认为,今后车企应在整车设计上努力提高安全设计技术水平和电池热管理的安全裕量;要在制造工艺上保证材料纯度、维护校准生产设备、提高工艺精度和一致性;要在测试验证中足额足量保证设计定型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进度;要在车辆充电使用、维修保养环节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质量回溯,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安全。
被访者看重“品牌力”
产品丰富 技术加持 吉利远程全线发力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来源:中国商用汽车网 近几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持续提高。城市公交大量更新为纯电动产品;而中长途客运市场中,纯电动大巴崭露头角。电商快递的纯电动厢式货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城市建设工地内,纯电动自卸车进进出出,一派忙碌景象;城际公路上,一辆辆氢燃
目前市场上主流新能源车企基本分列四大阵营——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再有就是还未有量产车问世的跨界者,如小米、苹果等。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更愿意选择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车型,占比分别达25和22%,其次是造车新势力,占比为18%;对于尚未有量产车的小米、苹果等跨界者,选择意向仅为2%;还有33%的被访者认为“英雄不问出处”,等待更多车型问世再做选择。
在被提到的22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特斯拉和比亚迪购买意向高居前两位,其中特斯拉占比达33%,比亚迪占比达29%,其次是蔚来、小鹏、理想,合计占比与比亚迪相当,其余17个品牌占比不足10%。由此可见,目前新能源汽车头部阵营已稳稳占住了大半壁江山。其中,特斯拉虽屡次因刹车失灵等负面事件登上热搜,但其品牌影响力依然是最大的杀手锏,这是其他品牌目前无法比拟的,比亚迪则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获得不少拥趸,成为自主品牌中唯一可与造车新势力抗衡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被访者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期待值依然很高,但具体到大众ID.系列、宝马及奥迪的新能源车型,选择意向合计却不足1%。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依然存在,但现有量产车型低于其期待值。
从售价看,有34%的被访者选择10万-20万元车型,26%的消费者选择20万-30万元车型,5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和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合计占比为16%,这也印证了此前业内对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即逐渐从“哑铃形”向“纺锤形”演变。
“充电桩”绊住消费者
在被访者中,充电难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最大障碍,在各项因素中占比达42%;有52%的人表示,“在生活半径中,充电困难、一桩难求”。
去年“国庆”假期的高速公路上,排长队等待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成了高速路上一道新的“风景线”,新能源车主纷纷为里程焦虑而感到头疼却又无可奈何。其实,除了节假日出行,正常通勤想满足充电需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华夏时报》记者从北京几个小区了解到,几乎80%的老小区不允许业主私自在小区安装充电桩或在小区车库拉电线。部分新建小区物业则表示,正在解决统一安装充电桩的问题,这不仅需要统一规划,还要考虑未来小区新能源汽车的增量等问题。
与此同时,家用充电桩安装费过高,也被不少车主吐槽。以特斯拉为例,官方销售的“家庭充电服务包”价格是8000元,包含一个电充桩和40米电缆线。若电缆铺设距离过长,特斯拉可以免费升级电缆线,但是超出40米的部分要按每米70元收费。和特斯拉的明码标价相比,网售的不少品牌充电桩标价看似合理,但实际勘测后的安装费用依然价格不菲。如果通过国家电网来安装“有序充电桩”,虽然充电桩不花钱,布线也可省去一笔费用,但这种充电桩只有使用权,后续使用时每度电都会加收一定的费用。
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新建住宅项目规划报批、竣工验收环节依法监督;既有居住社区的充电设施建设改造,居住社区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到“十四五”末,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本文源自头条号:华夏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斯拉5天2次调价最高涨3万元 超20家新能源车企密集涨价订单仍火爆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距离上次涨价还不到一周,特斯拉再度宣布提价。3月1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4款国产特斯车型售价上调,涨幅从1.42万元-2万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3月10日特斯拉刚刚针对Model3高性能版和ModelY长续航、高性能版3款车型实施调价,售价均上调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