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疯涨”的背后,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多家公司一季报预增翻倍以上 新能源产业链为数最多
昨天晚间,有3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除思源电气外,其余37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下限超过100%的有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长上限超过100%的有8家公司。总体来看,这些业绩倍增的企业大多来自新能源产业链
承接上篇《新能源“涨价”这锅粥,还能熬得再烂点?》,这篇我们将从市场生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分析。看看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为何依旧是如此割裂和坎坷?
新能源涨价趋势不可避免?
实际上,“上游原材料上涨”也引发了不少媒体和机构的关注。
根据证券时报援引华泰证券分析:“开发周期长达3-5年的锂资源形成供给端瓶颈,叠加下游新能源车发展内增需求显著,需求刚性且高增长确定性强,供需错配主导锂价中枢持续处于高位,但不排除存在出于投机目的采购囤积等炒作因素。”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
对此,在近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不少行业专家也谈到了近期新能源汽车涨价的现象。其中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强调,“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解决。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不过,不少车企领导也表示当下新能源产业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例如,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就表示:“近期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万到5万块钱,这是暴力涨价。”;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坦言到:“动力电池上涨程度远超想象,小鹏汽车销量暂时未受到太大影响,可能也是和目前汽油价格上涨有关。”
此外,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企业则呼吁主管部门能够出台相关调控政策,并建议能够提前出台2023年及以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
对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指出,“现在电池厂普遍在涨价,整车也开始有涨价的趋势,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造车新势力价格承受能力相对强一点,但是向新能源发展的传统企业由于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因此价格承受能力差一点。”
可见,虽然我国新能源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还是有着许多不成熟和完善的地方。显然,在面对芯片、原材料等市场供需困难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企突围不能盲目单靠涨价来维持。
由此可见,既然是市场驱动,那么就要遵循“市场需求与商品价格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这是新能源市场,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务须遵循的市场规律。
当下的新能源市场还稳定、健全?
景顺杨锐文:新能源景气度下行,继续看好半导体、新材料、软件
在这个三月里,资本市场可谓水深火热,面对极端的行情各路基金经理的动作自然备受投资者关注。一方面有较为“悲观”的但斌面对系统性的风险选择“空仓”,另一方面则是“乐观主义者”景顺杨锐文则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区域底部已重仓投入。 1、景顺杨锐文杨锐文善
首先,我们从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取得的成绩上看,无疑是值得称赞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其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大关,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从市场消费角度来分析,当下新能源市场依旧摆脱不了政策扶持局面的。例如,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导致的价格上涨,不少车企、电池厂商依旧是无能为力,这也侧面证实了当下新能源市场价格调控能力还不够稳定。而健康的新能源消费汽车生态,更应该是从政策导向迈向由消费市场化驱动的状态才行。
简单来说,新能源整体价格的上涨,间接地让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们,被动地接受成本转移。或许,这种不健全的市场价格调控,会让人产生“买新能源车,就是今年最成功理财”的表面错觉。
但是,恰是这种在价格上相对缺乏弹性的直营销售模式,加之特斯拉那种不具备弹性的“一刀切”,反而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消费信心和决策,也为黄牛的滋生提供了空间,进而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并给消费者的权益带来风险。甚至会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新能源消费需求,这对新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宏观调控,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让市场回归理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当然,从新能源汽车整体和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的价格浮动不会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全局影响。或许,对于车企来说,无论是补贴退坡还是涨价,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新能源车企向上突破,寻求生机。
所以,可以明显预知的是,未来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创出一片天地强势品牌依旧销量好,而弱势品牌很可能空有价格没人买,或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总之,马太效应或更为显著,强者恒强的局面或愈发明显。
汽车网评:新能源下半场还是信心十足?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零售销量同比分别上涨了137.5%、180.5%,达35.2万辆与27.2万辆。在此背景下,乘联会也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预期从480万辆提升至550万辆,预计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
可见,即便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疯涨,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产销两旺的局面。不过,乘联会此前分析指出,由于目前的俄乌冲突的风险远超预期,对汽车生产的各类资源都带来涨价压力,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市场消费需求。
不过,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来看,除了巩固上游供应链的开发,强化抗风险能力之外,在保持供需平衡的同时,车企与车企之间的良性竞争,以及在供应链、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让消费者买到物有所值的产品。
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所言:“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序幕,人们所担忧的充电难、续航短等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过去,目前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窗口期尚在,把握好机遇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可见,市场永远是包容的,对于新能源的下半场,应该抱有十足的信心才对。
最后,在新能源汽车一片涨声中,你觉得销量看涨还是看跌呢?或者说,你觉得今年的新能源形势会急转直下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源自头条号: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谁比它还安全?这两款主流新能源车型该这么选
预算30多万,该选择理想ONE还是特斯拉Model Y呢? 相信有不少消费者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扛把子”,理想ONE和Model Y在国内的呼声都很高,无论是从续航里程还是销量来看,都走在了众多新能源车型的最前端,那么,这两款车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