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还是合作,钠、锂电池能否创造电池大时代?

沉寂了二十年后,钠电池又重回人们的视野,古有“硅锗之争”,决定了半导体产业的硅晶王朝,今天“钠锂之争”能否为电池行业开启下一个纪元? 上世纪80年代,锂电池和钠电池同时面世,作为二次电池二者的出现改变了此前电池只能使用一次的情况。虽然是同时提

把电池“穿”在身上 中国科学家实现纤维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出门不需带充电器和移动电源,通过身上的衣服,就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一人们想象中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近日,《自然》主刊发表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

把电池“穿”在身上 中国科学家实现纤维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小米限制用户更换第三方电池,网友吵翻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 在本期文章开始前,黑马想问问大家,有尝试过自己给手机更换电池吗? 首先作为一个科技博主,黑马是强烈不建议没有动手能力的人,自己动手更换电池的,因为,轻则机毁重则火灾受伤。锂电池的威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对于一

小米限制用户更换第三方电池,网友吵翻了

核能电池研发取得进展,一块电池可用2.8万年!充电或将成为历史

电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小到手机大到飞机轮船都要用到电池。电池出现得很早,早在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就在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现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不同的溶液中,其中只要有一种金属片与溶液发生了化

核能电池研发取得进展,一块电池可用2.8万年!充电或将成为历史

动力电池集体扩产能否缓解“电池荒”?

和整车项目一样,动力电池也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大项目,投资规模动辄百亿元,预估产出营收则更高。而且,动力电池企业多、扩产项目多,不像整车项目那样“僧多粥少”,只有热门一、二线城市才有机会,只要手里有矿,“十八线”小城同样能胜出。 紧随“芯片荒”

“穿”在身上的电池: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实现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新突破 成果登《自然》主刊

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器和充电宝,通过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听起来像科幻片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日,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

StoreDot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只需10分钟就能充满电的4680电池

以色列电池初创公司 StoreDot 今天宣布,已经成功生产出第一款 4680 圆柱形电池,只需 10 分钟即可充电。4680 指的是 46mm x 80mm 的尺寸,比之前生产的任何其他圆柱形电池都要大得多。 今天,StoreDot 声称已经生产出第一个能够在 10 分钟内充电的 4680 电池

StoreDot宣布已成功生产出只需10分钟就能充满电的4680电池

锰酸锂电池会是下一位“新秀”吗?

继钠离子电池之后,动力电池的下一位“新秀”会是谁? 8月9日,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恒电源”)与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TIES)携手,共同创立“双子星联合实验室”,致力于进行“耐高温、长寿命、高安全的锰酸锂材料和电池技术开

动力电池总体产能过剩 但中高端电池依然供不应求

对于仍正在热炒的锂电板块,基金公司对其兴趣可以说是“前高后低”,即在二季报时还较为一致看多,但到8月底时已经是分歧多过一致。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陆彬是从年初时就开始关注锂电池板块的,他表示:“一方面,行业需求的传导是从最底端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逐

中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良好安全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

科学家开发实验性碱金属-氯电池 其容量是锂离子电池的六倍

据外媒NewAtlas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实验一种有几十年历史的一次性电池结构时,开发出了一种新版本的电池,它不仅可以充电,而且其容量是目前锂离子解决方案的六倍左右。这一突破取决于设备内挥发性氯气反应的稳定化,并且有朝一日可以为一次为智能手

科学家开发实验性碱金属-氯电池 其容量是锂离子电池的六倍

发布超倍速电池技术、混改引战投,广汽埃安将择机上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翟亚男 北京报道 8月30日,广汽埃安正式对外发布了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同日,广汽集团还宣布广汽埃安将开展混改及引进战略投资者,未来择机上市

发布超倍速电池技术、混改引战投,广汽埃安将择机上市

蜂巢能源杨红新:电池缺口高达30%-50%,电池厂最大的挑战是买不到货

“目前电池缺口达30%~50%,每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企业缺口大一些,有的企业缺口小一些,和产品结构有关系。”日前,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预测一直到2025年产能电池都是紧张的。 美国银行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该行E

蜂巢能源杨红新:电池缺口高达30%-50%,电池厂最大的挑战是买不到货

“穿”在身上的电池,复旦团队新突破成果登《自然》主刊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通讯员 吕京笏 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器和充电宝,通过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 近日,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的变化规律

“穿”在身上的电池,复旦团队新突破成果登《自然》主刊

京九长征1号,真正质保2年,持久续航高端电池

近日,京球电池推出最新产品——京九长征1号,用技术与创新带领电池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京九长征1号,真正质保2年,持久续航高端电池

财说|不及格的比亚迪、过热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泡沫已现

记者 | 陶知闲 编辑 | 陈菲遐 2021年A股最受关注的动力电池中报已披露完毕,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业绩喜忧参半。宁德时代(300750.SZ)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亿纬锂能(300014.SZ)也同样优秀。相比之下,比亚迪(002594.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略显逊

财说|不及格的比亚迪、过热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泡沫已现

引领“碳中和”新方向?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近期,中国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将为能源清洁化和交通电动化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并会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报道称,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线上发布会对外宣布了上述消息,同时,创新的锂钠